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吳鉤】北宋亡于花石綱?——與張鳴先生商榷

        欄目:快評熱議
        發(fā)布時間:2016-07-08 21:05:13
        標簽:
        吳鉤

        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歷一九七五年生,廣東汕尾人。著有《宋:現(xiàn)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原標題:《花石綱這爛事兒的另一面》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授權(quán)儒家網(wǎng)發(fā)表,原載騰訊《大家》欄目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六月初五日辛卯

                   耶穌2016年7月8日

         

         


          

         

        昨天張鳴先生在騰訊·大家推出大文《花石綱這個爛事兒》(點擊閱讀),講述北宋亡國之君宋徽宗大興花石綱的荒唐事。在張先生的妙筆下,一個no zuo no die的任性帝王形象、一張“皇帝想從百姓那兒拿東西,看上什么拿什么”的專制皇權(quán)面目,躍然紙上。大文讀罷,我忍不住技(shǒu)癢(jiàn),也想寫一篇短文呼應一下。當然,我的目的并不是要反駁張鳴老師,更不是為花石綱這爛事兒辯護,只是想補充一些張文沒有述及的細節(jié),以便讀者諸君對北宋花石綱的歷史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大約崇寧四年(1105),宋徽宗“以朱勔領蘇杭應奉局及花石綱”,開始搜刮民間奇卉石竹,正史與稗官小說都提到朱勔在蘇州踐踏士庶財產(chǎn)權(quán)的行徑:“凡士庶之家,一石一木稍堪玩者,即領健卒直入其家,用黃封表識,指為御前之物,使防視之,防不謹,即被以大不恭罪,及發(fā)行,必撤屋抉墻以出。人不幸有一物小異,共指為不祥,惟恐芟夷之不速?!边@樣的事情,確實讓我們懷疑,趙宋的皇帝老兒是不是完全無視國民的私有產(chǎn)權(quán),“想從百姓那兒拿東西,看上什么拿什么”。

         

           

         

        ▲ 宋徽宗《聽琴圖》,相傳圖中彈琴者為宋徽宗自畫像。

         

        我相信對于身居東京深宮的宋徽宗本人來說,千里之外的江南之地發(fā)生的這一切,他是未必知情的;作為一國之君,他應該也不至于無恥到要侵奪百姓之家的一石一木。崇寧初年,蔡京剛拜相,當時有巨商六七人,帶著政府的借款合同前來索債:“這是當年章惇、曾布相公向我們借的債務,總共三百七十萬貫錢,到現(xiàn)在都沒有償還?!彼位兆诼牭讲叹┑膮R報后,戚然說:“欠債這么久未還,真辱國!”并讓蔡京設法籌款,償還政府債務。我覺得,一個政府在出現(xiàn)財政缺口時,不是用征用民財而是用借債的方式來緩解財政困難,而且借款之后也羞恥于賴賬,還真不好說它無視民間財產(chǎn)權(quán)。

         

        宣和三年(1121),宋徽宗還下了一道詔書,說:“自來收賣計置花竹窠石、造作供奉物色,委州縣、監(jiān)司干置,皆系御前預行支降錢物,令依私價和賣,累降指揮,嚴立法禁,不得少有抑配。……比者始聞贓私之吏借以為名,率多并緣為奸,馴致騷擾,達于聞聽。可限指揮到,應有見收賣花石、造作供奉之物,置局及專丞指揮計置去處,一切廢罷。仍限十日結(jié)絕官吏錢物,作匠并撥歸元處?!边@道詔書透露了一個信息:宋徽宗讓監(jiān)司、州縣采辦花石綱,是從皇室經(jīng)費中預支了大筆款項,“令依私價和賣”的,而且也強調(diào)了“不得少有抑配”。只不過,這筆錢到了具體辦事的人手里,應該被私吞了。

         

        這里宋徽宗有沒有可能說假話呢?其他史料可以證實當時皇室確實劃撥了非常多的錢物用于花石綱:據(jù)《宋史·食貨志》、《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東南采辦花石綱,“本路一竹之費,無慮五十緡,他路猶不止此”。為了支付花石綱的龐大花銷,左藏庫每月?lián)芙o皇室的經(jīng)費,從原來的三十六萬貫,“衍為一百二十萬貫”。這些記載說明花石綱確是一件揮霍無度、浪費公帑的爛事兒;不過同時也可以佐證宋徽宗本人其實并無“想從百姓那兒拿東西,看上什么拿什么”的流氓觀念。

         

           

         

        ▲ 宋徽宗《祥龍石圖卷》

         

        但是,在辦花石綱的過程中,還是發(fā)生了“贓私之吏借以為名”、踐踏士庶財產(chǎn)權(quán)的丑聞,宋徽宗身為花石綱的始作俑者,難辭其咎,自不待言。現(xiàn)在的問題是,如此勞民傷財?shù)臓€事兒,當時就沒有人反對嗎?

         

        事實上反對的人并不少。太學生鄧肅進十詩諷諫,末句說:“但愿君王安百姓,圃中何日不春風?!辈叹┛春?,上奏徽宗:“今不殺肅,恐浮言亂天下?!辈贿^宋徽宗沒有答應,只將鄧肅“放歸田里”。另一位太學生翁采也上書“論花石綱擾民”,御史毛注上疏,稱花石綱“虛張事勢”,“數(shù)郡為之騷擾”,請求“花石停運”。另一位御史許景衡也上書說:“財力匱乏在節(jié)用,民力困弊在恤民。今不急之務,若營繕諸役,花石綱運,其名不一,……宜節(jié)以祖宗之制而省去之?!睆堷Q老師認為宋朝的士大夫“也不會為了商民說話”,似乎不合史實。

         

        但即便有不少正直之士反對花石綱,畢竟還是未能阻止宋徽宗與蔡京安排花石綱的決策。這說明宋徽宗朝的政治確實出現(xiàn)了非常嚴重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在皇帝沉溺于文藝,因為按照宋朝政體,負責執(zhí)政者為宰相領導的政府(而非君主),負責監(jiān)察政府者為獨立的臺諫,君主垂拱而治,呈現(xiàn)為一個比較明顯的“二權(quán)分立”結(jié)構(gòu)。在這樣的政體之下,皇帝玩玩書畫,也無傷大雅、無關大局。但是在徽宗朝崇寧之后,“二權(quán)分立”的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已經(jīng)被破壞了。

         

        宋朝慣例,宰相多為群相,以便相互節(jié)制,獨相的情況比較少見,但蔡京卻單獨擔任宰相近十四年,接替蔡京的王黼也是獨相,且都以“太師”或“太傅”之銜總領三省,這意味著,元豐改制后形成的三省內(nèi)部的權(quán)力制衡(中書揆而議之,門下審而復之,尚書承而行之)不復存在。蔡京、王黼權(quán)力之大,為北宋其他宰相所無,時人稱“但知有蔡京,不知有朝廷”;“(王)黼當國之久,專權(quán)稔惡,中外畏之,無敢言者”。

         

        與此同時,作為平行于政府系統(tǒng)的臺諫系統(tǒng)的獨立性,也受到削弱。宋朝臺諫官例由君主親擢,“宰臣、執(zhí)政官勿預”,這一制度設計是有道理的,因為這樣臺諫官才可以保持最大程度的獨立性,不受政府意見左右。但宋徽宗繼位,卻下詔:“宰臣、執(zhí)政、侍從官各舉可任臺諫者?!痹紫鄰拇丝梢院戏ǖ夭倏v臺諫人選,蔡京就是這么做的,“自除門人為御史”。宰相自己選擇出來的臺諫官,怎么可能獨立地對政府展開硬碰硬的監(jiān)督呢?如許敦仁,是蔡京故交,被蔡京擢為監(jiān)察御史,“倚為腹心”,“敦仁凡所建請,悉受京旨”。

         

        適當?shù)狞h爭本來也可以給執(zhí)政團隊制造一定的政治壓力,督促他們的施政盡量經(jīng)得起反對派的挑剔。但蔡京執(zhí)政之后,立元祐黨人碑,作為作對派的元祐黨人已經(jīng)被完全壓制下去,從此蔡京政府更是可以率性行事。

         

        皇帝本人的權(quán)力在宋徽宗時代也大大膨脹,表現(xiàn)之一就是御筆的盛行。按宋朝政制,皇帝的詔令,從起草到頒布,本有一套非常周密的程序,但現(xiàn)在宋徽宗破壞了這套程序,詔令既不用中書舍人起草,也不經(jīng)門下省審復,而是自己親筆書寫,直接交給政府執(zhí)行。不要以為君權(quán)趨強,相權(quán)就會削弱,還有一種情況,君相一體(狼狽為奸),如宋神宗與王安石、宋徽宗與蔡京,君權(quán)膨脹即意味著相權(quán)同步膨脹,因此王安石才會鼓動宋神宗獨斷,蔡京也支持宋徽宗發(fā)御筆手詔。

         

        在這種畸變的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下,皇帝與宰相“心心相印”,都決意要辦花石綱,當然就辦成了。要是在北宋的正常時期——有強大而獨立的臺諫力量,有適度的黨爭,君主超然而不具體執(zhí)政,比如宋仁宗朝,像花石綱之類的動議,即使有人提出來,我相信也會在反對聲浪中被否決掉。

         

        宋徽宗破壞政體在先,開啟亂局在后,最后被金人虜至北國,確實可以說是no zuo no die。不過,我也不同意將北宋之亡歸咎于花石綱,花石綱傷害的是東南社會,而北宋的大患卻來自北方。毋寧說,北宋亡于“聯(lián)金滅遼”的致命性戰(zhàn)略錯誤,亡于宋政府貪圖安逸而軍備廢弛的作風。

         

        隨著北宋政府覆滅,用二十年花石綱建造出來的皇室園林——艮岳,其命運也令人唏噓。張鳴老師的文章說:“在不懂風情的女真人的鐵蹄蹂躪之下,精妙的皇家園林完了,花石綱也沒了?!逼鋵嶔拊赖臍?,倒不是因為金兵的“鐵蹄蹂躪”,而是宋人自毀——但這個自毀的過程無可指責,倒是讓人愴然。

         

           

         

        ▲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中的皇家園林

         

        靖康元年(1126)十二月,金人兵臨城下,城內(nèi)大雪盈尺,宋欽宗(徽宗已內(nèi)禪退位)下詔說:“風雪大寒,小民缺柴薪,多致凍餒,皆朕不德所致,萬歲山許軍民任便斫伐?!比f歲山即艮岳。國家危難之際,宋廷還是慮及百姓生計,打開艮岳的大門,讓人們?nèi)雰?nèi)斫伐柴薪。幾天后,東京居民已將萬歲山的竹木樵采殆盡,欽宗皇帝“又詔毀拆屋宇以充薪”。由于城內(nèi)流民流離失所,又下詔:“毀撤垣墻,許庶民居止。”與攻城的金兵作戰(zhàn)時,城內(nèi)缺乏炮石,也是將艮岳的假山拆卸來充當炮石。

         

        在即將滅亡的最后一刻,北宋政府還是用那一座由民脂民膏堆砌起來的皇家園林,給予子民最后一點點溫暖,盡管這已經(jīng)無法彌補宋徽宗犯下的罪過。


         

        責任編輯:葛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