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做回自己,就是擺脫所有人倫關系,把自己的過去清空掉,仿佛這樣就可以剩下自己。要學就出國留學——比老家更廣闊的是都市,比都市更廣闊的是外國。自己永遠在別處,傳統(tǒng)文化只是埋沒了自己。上百年來的自我摧殘之路,流毒之深遠,《三十而已》承其余緒而不自覺,如此而已。
古今事理無限,觀察角度無限,知識更無限。宇宙之規(guī)律穩(wěn)定,人生社會則復雜難明??陀^實證,以求人生社會無涯之知,殆矣!惟知本者,可以不殆。
從全球化的歷史到逆全球化的對策,說來也簡單:就是當年人家要跟我們做生意,我們不干,他就弄鴉片毒品和船堅炮利來打;今天我們要跟人家做生意,人家不干,我們既不能販毒,也不應發(fā)動流氓戰(zhàn)爭,而是應該象孔子告誡的那樣,身處蹇難則“反身修德”,自強不息,徐以圖之,等待時機。唯其如此,才能給自己帶來最后的強大,給人類帶來最后···
荀子“欲不待可得,求者從所可”章何解
張申府一再強調(diào)天文、音樂、科學、邏輯、群分,前二者與荀子很相似。
田辰山先生《馬克思主義與儒學融通的底層邏輯》一文,是某友去年3月函我而讓我點評的。東海大不以為然,略予批判。而今此文早已公開發(fā)表于《文化軟實力》等處,網(wǎng)上多處可以搜到,已沒有保密的必要。故將當時的批語公開。是非曲直,公諸天下。功我罪我,任之而已。
心可向善,也可向惡。
荷蓧丈人說孔子,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論語》總章四六六)公孫丑問孟子,曰:“《詩》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者,何也?”
“人雖有性質(zhì)美而心辯[辨]知[智]”,性質(zhì)即性材即材性,材性有美惡,即使材性美良,即使心辨[心識]智明……該處完整全句意思是:即使材性良好、心識上乘,得交接正面的賢良而靡積進步,反之交接不賢良而靡積退步墮落。
《荀子·解蔽》篇所引《道經(jīng)》“人心之危,道心之微”的本義,是說一般人的思想要自我端正,要嚴格要求;而掌握了道的“至人”的思想則“無為”,不需要道德的約束、紀律的束縛。其主旨是強調(diào)君主“無為而治”,反對其陷于事務主義。
大學任教十余年,寫過幾次迎新辭,卻還未曾寫過送別辭。前幾天晚上約畢業(yè)班同學聚餐,一來慶祝成功考博的幾位,二來在即將離校之際算是告別晚餐。
本文系微信學術討論文字,全文分八個部分,共約1.8萬字,由林桂榛復制微信等文字并略作整理,未刊稿,歡迎轉(zhuǎn)載。
中西文明的根性,至今難以改變,也已表現(xiàn)為底下中西文明體系對抗的根本沖突。自由、人權、法治、國際法,乃至以個人自由為根本的西方民主,其實均源于西方的本質(zhì)實體觀與超越律法觀。崛起中的中國,顯然處處在挑戰(zhàn)西方文明在過去幾百年所建立的這些典范。雖然他目前所表現(xiàn)的,似乎主要是民族主義式的權力意欲,然而背后實有更深沉的文···
所謂“現(xiàn)代舞”,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跟隨無厘頭、無病呻吟、故弄玄虛的“現(xiàn)代音樂”而起的——所謂潮流所及,必然會波及并影響所有文化藝術門類,各藝術門的妖怪們會應運而生,舞蹈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讓我靜靜。我一定火不了,也不想火了。你們看我所言所寫,全是違忤大眾的逆言,公號上每發(fā)一篇,固然增粉,必有取關。這樣怎么會火?
某友發(fā)來一段視頻,視頻中人說測試一個人是否有做學術的性格心理等等,他朗讀了一段據(jù)說是西方哲學家黑格爾寫給朋友的信,信中批評《論語》不是哲學、虛偽??纯醋x到這封信的人是憤怒還是冷靜,如果是憤怒,就不適合做學術,因為其封閉、不開放云云;如果是冷靜,大概就適合了。
面對層出不窮的怪異世相,人們的反應無非兩種:一種是含笑不屌;一種是含屌不笑。許多人給我發(fā)短視頻:某脊梁級院士在接受采訪中植入廣告,嚴重違反什么廣告法。我對此含笑不屌,一點兒也沒感到驚訝。
如果我們仔細讀《論語》,會發(fā)現(xiàn)孔子在有心地對兩個范疇進行創(chuàng)見性的發(fā)揮,一個是“仁”,另一個就是“君子”。后世更多把眼光投向了“仁”,卻對“君子”多少有些忽略了。其實,“君子”是“仁”在具體人格上的展露,也是“圣”的一個升進式過程的呈現(xiàn)。
很難相信,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帶出了一場以口罩為主角的東西文化之爭。一個小小的口罩,卻關系著自由的命脈,戴與不戴,成為自由與專制的分水嶺??谡执蟾抛鰤粢矝]想到,在人類生活中如此微不足道的一個物件,突然就卷入到全球文化沖突的旋渦之中。我要是口罩,一定受寵若驚,愧不敢當。
人在世上混,若僥幸得名得利,此天憐也,派譴愚庸以供養(yǎng)我,酬我前世所積之功德,故我內(nèi)心須明白天心,不能飄,以為自己真有能耐,用敝鄉(xiāng)俗話說:“別把運氣當本事?!苯裉斓拿耸崭钣抻咕虏耍瑓s都認為是自己的能耐,此負心欺天之妄,難怪頻見榮福消亡、人設崩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