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柯小剛】全球化的蹇難:如何突破美國封堵?聽聽《易經(jīng)》和孔子的忠告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20-08-14 01:24:59
        標(biāo)簽:《易經(jīng)》、突破美國封堵
        柯小剛

        作者簡介:柯小剛,男,西歷一九七三年生,湖北大冶人,字如之,號無竟寓,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博士。現(xiàn)任同濟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教授,創(chuàng)建道里書院、同濟復(fù)興古典書院,著有《海德格爾與黑格爾時間思想比較研究》《在茲:錯位中的天命發(fā)生》《思想的起興》《道學(xué)導(dǎo)論(外篇)》《古典文教的現(xiàn)代新命》《心術(shù)與筆法:虞世南筆髓論注及書畫講稿》《生命的默化:當(dāng)代社會的古典教育》等,編有《儒學(xué)與古典學(xué)評論(第一輯)》《詩經(jīng)、詩教與中西古典詩學(xué)》等,譯有《黑格爾:之前與之后》《尼各馬可倫理學(xué)義疏》等。

        全球化的蹇難:如何突破美國封堵?聽聽《易經(jīng)》和孔子的忠告

        作者:柯小剛

        來源:作者授權(quán)儒家網(wǎng)發(fā)表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六月廿三日丁亥

                  耶穌2020年8也是12日

         

        全球大疫,貿(mào)易戰(zhàn),技術(shù)封鎖,洪水滔天……這個庚子年的多災(zāi)多難或許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如何應(yīng)對?《易經(jīng)》的蹇卦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fā)。老友溫海明教授請我在周易明解群講講蹇卦,我就順便寫一篇推文,結(jié)合時勢來談一談。只能粗略提點,沒法說得很細,因為此刻已過零點,而我五點就要起床。白天要帶娃做飯,實在沒空寫。

         

        近來多談時事,朋友譏我墮落成了公知,我也只好苦笑。這頂惡心人的帽子被扣到誰頭上,誰的學(xué)術(shù)生命就相當(dāng)于被封殺了——也就是說,被打進了蹇卦的險境。蹇就蹇吧,反正我本來就不參與學(xué)術(shù)資源的爭奪,沒有一分錢國家課題。與世無爭更好,可以更自在更本真地聽從良知的呼聲,為人類福祉而讀書。

         

        “蹇”字本義跛足不前,故《易》曰:“蹇,難也,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彖傳》)。行之難曰蹇,言之難曰謇,氣化之難曰寒。天寒冰冱,言謇語塞,行蹇足裹,皆蹇卦能止之象也。張衡《西京賦》“涸陰冱寒”,氣化之蹇也,天之蹇也;屈原《離騷》“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及《九章·惜誦》“紛逢尤以離謗兮,謇不可釋”,皆言之蹇也,孔子所謂“剛毅木訥”者也,人之蹇也。

         

        蹇卦“能止”之“能”意味著,蹇雖止而非被動,雖處難中而方寸不亂。蹇的舉步維艱只是表象,本質(zhì)乃是以退為進。故《易》蹇之“能止”,可比《大學(xué)》之“知止”。“《詩》云‘緡蠻黃鳥,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知止之知是一種能,能止之能也是一種知。故孔子嘆蹇卦之德曰:“見險而能止,知矣哉!”

         

        蹇卦的“能止之知”是一種時間的智慧,是一種“自知之明”和“知己知彼”的智慧,故孔子贊蹇曰:“蹇之時用大矣哉!”“時用”之“用”,與“能止”之“能”,都是主動把握時機,“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被對手牽著鼻子走,永遠保持自己的節(jié)奏和步伐,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轉(zhuǎn)劣勢為優(yōu)勢。《孫子兵法》云:“勝者之戰(zhàn)民也,若決積水于千仞之谿”,即蹇卦上坎“時用”之大者也。

         

        蹇卦艮下坎上,正是《孫子兵法》所謂“積水于千仞之谿”之象。高峽之上,積水不下,見險阻在前而止步于此,蹇卦目前之“時”也;“若決積水于千仞之谿”,轉(zhuǎn)險阻為利器,決積水以淹七軍,則蹇卦未來之“時用”也。時用者,用時也,非哀時以待斃也;用時者,待機也,非取巧以躁進也;所以待機者,反身修德也,知己知彼也,自知者智、自勝者強也。故孔子云:“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象傳》。反通返,自反即自我返回)。

         

        “反身修德”是做好自己,“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當(dāng)前貿(mào)易戰(zhàn)的本質(zhì)并非“新冷戰(zhàn)”。蓬佩奧的“新冷戰(zhàn)宣言”在當(dāng)前局勢下主要是一種話語策略,不可當(dāng)真。“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進程中的美國已無意于意識形態(tài)爭奪。退群,組建新群,聯(lián)合打壓中國,雖然都還咄咄逼人,但已是出于退守。

         

        在“逆全球化”的全球浪潮中,各國都傾向于退守。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英國脫歐,美國退群,歐洲各國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抬頭,實際上都與美國對中打壓趨勢一致。美中貿(mào)易戰(zhàn)是逆全球化浪潮中的浪花,也許是最大的一朵浪花。但不了解洋流,就不可能看懂浪花。所以,在目前危局中,躁進好戰(zhàn)可能誤國,而聽孔子的話,“反身修德”,徐以圖之,則有可能待機而動,突破困局。

         

        退守就是見險在前而自止。所以,美國帶給中國的蹇,實際上首先出自美國自身的蹇,甚至可以說出自席卷全球的“逆全球化”之蹇。蹇就是在危險面前退回自身。在全球化帶來的環(huán)境惡化、文化衰減、貧富分化加劇、恐怖主義、移民危機等種種弊端面前,“白左”的全球化“政治正確”遭到普遍反對,逆全球化思想已逐漸成為越來越多西方民眾和政黨的共識。

         

        認(rèn)識不到這一點,就不可能準(zhǔn)確把握中國目前蹇難處境的實質(zhì)。在席卷全球的“逆全球化”浪潮中,中國之所以感到受傷最深,是因為中國資本正好處在全球擴張的高峰,成為世界上最需要全球市場的資本?!巴顿Y有風(fēng)險,入市需謹(jǐn)慎”,出來混本來就應(yīng)該做好一切準(zhǔn)備。沒有資本是無辜的,沒有資本不嗜血。在茶垢層疊的江壺,不必裝綠茶。

         

        只要“天下”不在場,只要孟子還在白見梁惠王,中美關(guān)系或任何兩個資本大國之間的關(guān)系,從來都是“何以利吾國”的。中美交惡或者蜜月,無非是兩個夷狄之間的狗血劇而已,孔子修《春秋》時見得多了,“慣看秋月春風(fēng)”即可,不必激動。尤其是我們吃瓜群眾,不必太入戲。吃瓜學(xué)者之所以還要研究,是因為道在屎溺,獅子打滾,瓜皮遭殃,不得不研究。

         

        從全球化的歷史到逆全球化的對策,說來也簡單:就是當(dāng)年人家要跟我們做生意,我們不干,他就弄鴉片毒品和船堅炮利來打;今天我們要跟人家做生意,人家不干,我們既不能販毒,也不應(yīng)發(fā)動流氓戰(zhàn)爭,而是應(yīng)該象孔子告誡的那樣,身處蹇難則“反身修德”,自強不息,徐以圖之,等待時機。唯其如此,才能給自己帶來最后的強大,給人類帶來最后的福音。

         

        我們能否做到,將決定我們是誰。夷狄進于華夏的希望,雖然正與絕望同,也不得不時時存念。存在先于本質(zhì),將來先于現(xiàn)在。而《一九八四》云:“過去更重要?!闭l叫我們是圣人之后呢?有一種責(zé)任是無所逃于天地之間的。

         

        “反身修德”的等待并不是不做好最壞的準(zhǔn)備。目前西方國家的各自退守或“逆全球化”的民族主義自我蹇塞,如果能解決全球化帶來的問題則已;如果不能解決的話,完全是有可能轉(zhuǎn)向法西斯主義的。這已有苗頭,但還遠不到判斷的時機。雖然如此,也要做好準(zhǔn)備。

         

         

         

        船山《周易外傳》云:“困(困卦),外困之;蹇(蹇卦),自不能前也。”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中,封城阻道,足不出戶,人不交通,口罩相距,這都是“自不能前”之象,而不是人困我之象。

         

        貿(mào)易戰(zhàn)亦如此。對于中國來說,華為、微信、TikTok等被美國打壓,自然是困卦之象,是外界困我。但這只是表象。深思之,還是蹇卦。

         

        困是水漏到湖底,彈盡糧絕、油枯燈盡之象。蹇是水阻高山,水庫關(guān)閘,堰塞湖淤阻,不能下注之象。困是可見的水沒了,被人圍困,但“君子固窮”,“窮則變,變則通”,解圍的希望已經(jīng)不遠了;蹇是可見的水太多了,被人封堵,自己也不得不謹(jǐn)慎從事,“反身修德”,做好自己,打持久戰(zhàn),緩以圖之,才有可能漸漸解除危險。

         

        誤以為困而實際上是蹇的處境,歷史上著名的例子有被項羽困在漢中的劉邦,拿破侖入侵時的俄羅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中國,如此等等。這三個例子都不是“澤無水”的困卦之象,而是太多的水被阻高山之上的蹇卦之象。今天的美國封堵中國,亦是此象。水在山上有自然瀉下之勢,所以,封堵者玩水自溺、搬石頭砸自己腳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所以,對于被封堵的一方來說,孔子論蹇卦的自反(即自我返回)和待時,或庫圖佐夫的“忍耐和時間”,以及國朝太祖的“持久戰(zhàn)”(實際上,在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里,持久戰(zhàn)、游擊戰(zhàn)和人民戰(zhàn)爭這些提法都已明確提出了),都是不易良方。說到底,都是蹇卦之義,無論說者有否讀過《易經(jīng)》。

         

        蹇之六爻都在自反待時。只要能止能待能反,則無不自解蹇難。初六“往蹇來譽”誡勿躁進,須自反待時。待之久則變,變則水火既濟,蹇難可解矣。實際上,整個蹇卦只有初六一爻不當(dāng)位(以陰爻居陽位),其余皆當(dāng)位,與既濟同。蹇難與既濟,只隔一個初六。這意味著,蹇難之初能否自反以待時變,是一件關(guān)系甚大之事。能自反待時,則既濟不遠;不能,則蹇難未已。

         

        六二“王臣蹇蹇”是勤勉待時。待之久則變,變則水風(fēng)井,仍然是“往來井井”的勤勉之象,與“王臣蹇蹇”同,而“改邑不改井”則蹇難可解矣。九三“往蹇來反”仍誡躁進而唱自反待時。待之久則變,變則水地比,儼然漢王出關(guān)而天下往歸矣。六四“往蹇來連”誡躁進而唱聯(lián)合(參溫海明《周易明意》),待時而動。待之久則變,變則澤山咸,正是聯(lián)合之功,上下感應(yīng),蹇難可解矣。九五“大蹇朋來”,等待援兵,待之久則變,變則地山謙,正是九五禮賢下士、大蹇朋來之應(yīng),蹇難亦可解矣。上六“往蹇來碩”,處已往之境而猶思來,在最外之地而猶志內(nèi),蹇難將終而猶自反,時無須待而猶待,故變而風(fēng)山漸,漸進而解難矣。

         

        如此可見,在蹇難之境的每一個時刻,文王和孔子都諄諄教導(dǎo)我們不要躁進,要“反身修德”,以待時變?!耙赘F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弊冎?,則“一陰一陽之謂道”,用九則似六,用六則似九,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陽互根,天地之道,一而已矣。故論戰(zhàn)爭,惟愛和平者知之;圖和平,惟知戰(zhàn)爭者得之。憂天下,惟知中國本義者憂之;愛中國,惟憂天下大道者愛之矣。蹇之“利見大人”,利見此也。誠能見此中國之人,天下之人,則后全球化時代的普遍蹇難,庶幾可解矣。

         

        責(zé)任編輯:近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