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柯小剛作者簡介:柯小剛,男,西歷一九七三年生,湖北大冶人,字如之,號無竟寓,北京大學哲學博士?,F(xiàn)任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創(chuàng)建道里書院、同濟復興古典書院,著有《海德格爾與黑格爾時間思想比較研究》《在茲:錯位中的天命發(fā)生》《思想的起興》《道學導論(外篇)》《古典文教的現(xiàn)代新命》《心術與筆法:虞世南筆髓論注及書畫講稿》《生命的默化:當代社會的古典教育》等,編有《儒學與古典學評論(第一輯)》《詩經(jīng)、詩教與中西古典詩學》等,譯有《黑格爾:之前與之后》《尼各馬可倫理學義疏》等。 |
詩無解而有道
作者:柯小剛
來源:“寓諸無竟”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三年歲次癸卯二月初九日丁巳
耶穌2023年2月28日
詩無解。解詩之義實不在解,在合:合天人,合物我,合古今,合作者與讀者?!霸娞峁┮粋€瞬間,讓一切人成為一切人的同時代人,無論是生者還是死者?!保êW印睹耖g主題》)
詩有道?!耙魂幰魂栔^道?!保ā兑捉?jīng)·系辭傳》)一死一生、一天一人、一物一我、一古一今之謂詩?!耙弧弧笔且环譃槎彩呛隙橐?;是“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學》)的變易不居,也是“參萬歲而一成純”的“道通為一”(《莊子·齊物論》);是紛至沓來的歷時性,也是每一個當下瞬間的共時性。歷時而共時便是道,便是生生。道是物之發(fā)生,詩是發(fā)生之道?!坝行┚渥涌隙ㄔ缇痛嬖谟谖覀冎虚g,有些則剛剛痛苦地誕生?!保êW印睹耖g主題》)
解詩的實際意義發(fā)生為詩解人。解詩如解牛。庖丁解牛所解開的是牛的骨節(jié),更是庖丁自身生命中的肯綮。當解詩之思深入字里行間,依乎文理,循道而進,見“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陶淵明《桃花源記》)時,發(fā)現(xiàn)的是詩之“有間”、世界之為世界。
子曰:“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論語·陽貨》)“正墻面而立”者,有障也,無間也,無道也。有障而無間,故無道可走;而“以無厚入有間”則“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莊子·養(yǎng)生主》)。
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保ā墩撜Z·述而》)道總在前面,正如詩意總在遠方。“志”之于“道”,正如詩之于生活。道又在腳下和身邊,曰“德”曰“仁”。如何把遠方的詩意與近處的生活帶到一起?只有“游于藝”,活在詩中。詩就是世界之“世”、人間之“間”。游乎其“間”,仁乃發(fā)乎性,德乃如好色,道于是乎沛然莫之能御也。
責任編輯:近復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