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許石林】不知不覺,盡屬墨法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24-09-25 22:20:52
        標簽:
        許石林

        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陜西蒲城人,中山大學畢業(yè),現(xiàn)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會會長、深圳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廣東省有為文學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志》《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明月舊襟懷》《故鄉(xiāng)是帶刺的花》《每個人的故鄉(xiāng)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書《近代學術(shù)名家散佚學術(shù)著作叢刊·民族風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研究·藝術(shù)家文獻》《深圳雜文叢書·第一輯》。

        不知不覺,盡屬墨法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賜稿

                  原載于 “許石林”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八月廿三日壬辰

                  耶穌2024年9月25日

         

        【一】萬歲

         

        王士禎《池北偶談》——

         

        古亦有人主自呼萬歲者?!缎滦颉罚毫壕霁C,見白雁群,公眾痤下車拂矢,云云。梁君援其手上車,入廟門,呼萬歲,曰:“幸哉!他人獵得禽獸,吾獵得善言?!?/span>

         

        《后漢書-韓稜傳》:竇憲為大將軍,威震天下,尚書以下議欲拜之,伏稱萬歲。稜正色曰:“禮,無人臣稱萬歲之制?!蹦酥?。

         

        然《馬伏波傳》:吏士皆伏稱萬歲。又《吳良傳注》,《東觀記》曰:門下掾王望,諂稱天壽功德,掾吏皆稱萬歲。

         

        按:梁君因得臣下勸諫之言,以為善美,高興得直呼萬歲。吏士感激馬伏波功德,呼萬歲。概此兩處呼萬歲,于今人見功德巨大動輒呼萬歲類似。非實指,乃抒情而已。

         

        韓稜阻止稱竇憲為萬歲,沮諂正禮,也是以禮義救竇憲,不讓其忘乎所以,以免僭越肇禍。

         

        王望等懷偷私之心,諂媚上司,稱呼萬歲,實際上是給上司挖坑,被吳良阻止,功同韓稜。

         

        【二】黃老

         

        G生問:何以理解漢初行黃老之術(shù)?

         

        答云——

         

        其時人民方經(jīng)秦政之苛嚴暴虐,又連年戰(zhàn)亂,民不聊生,天下凋敝,于是朝廷收束權(quán)力,宥人小過,諒以前情,使社會環(huán)境寬松,以便休養(yǎng)生息。

         

        其實就是漢代初期的改革,不是讓朝廷更加明察秋毫、錙銖必較。而是相反,開辟更多的模糊區(qū)域,任人生意。

         

        自古朝廷要想明察秋毫、錙銖必較,太容易了,不算高明。而開辟寬廣的模糊區(qū)域,涵養(yǎng)利民,仁育生意,卻太難了!

         

        【三】至圣

         

        與L生言——

         

        凡人學法家思維、話術(shù),極易上手入門,不須太用功用心即可爛熟于心、運用于口手。

         

        由此可知,法家之術(shù),本屬下乘,與庸愚卑近,故易知且行也,亦易由此敗亡毀滅。讀書至墨法之言,不知不覺極易為其所攝,至深信不疑,繼而行之有效。但正因如此,其壞仁害道深且遠矣。

         

        相反,儒家之學,執(zhí)中持平,秉道愛仁,何其難也!墨法之徒譏其偽,佛老之士笑其迂。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故孔子為萬古至圣。

         

        【四】風俗

         

        觀今日民間,于喪祭之事,普遍不遵風俗、荒廢禮儀,以某前日回鄉(xiāng)奔喪所經(jīng)見為例,舍本逐末,幾成鄉(xiāng)人共識,且以為時尚。譬如置辦祭席,俗稱抬飯,皆以能為主家生人事后食用為通達實惠,而多不知祭貢之食,本意在逝者即鬼神先人之饗,祭畢由人撤饌分胙,此為末也。今人意在祭逝者,則買“看飯”,祭畢則棄;意在生者,則米油啤酒方便面,不一而足,以為于事主有實惠。

         

        某始置辦九品祭席,咸以為守舊拘腐,多有勸諫者。及至以整塊牛肉豬頭全雞全魚及鮮果集滿九品,方知既庶幾合乎老禮舊俗,即考諸實惠,亦不在話下。

         

        可見,鄉(xiāng)親心中,已不知不覺全屬墨法之言,堅信不疑且輕易譏諷乃至干預儒家禮俗??梢姳敖?,易入凡人之心。亦可知凡人不學,必屬墨法,心儀其意,口道其言。即鄉(xiāng)人不遵舊俗,亦如是也。

         

        2024年9月25日

         

        責任編輯:近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