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關(guān)于“儒教”、“儒學(xué)”的英文譯名的網(wǎng)絡(luò)討論(唐文明、陳明等)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06-12-18 08:00:00
        標(biāo)簽:
        唐文明

        作者簡介:唐文明,男,西元一九七〇年生,山西人,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博士?,F(xiàn)任職清華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哲學(xué)系教授。著有《與命與仁:原始儒家倫理精神與現(xiàn)代性問題》《近憂:文化政治與中國的未來》《隱秘的顛覆:牟宗三、康德與原始儒家》《敷教在寬:康有為孔教思想申論》《彝倫攸斁——中西古今張力中的儒家思想》《極高明與道中庸:補正沃格林對中國文明的秩序哲學(xué)分析》《隱逸之間:陶淵明精神世界中的自然、歷史與社會》等,主編《公共儒學(xué)》。??

         

        吹劍按:以下是清華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唐文明博士發(fā)表在儒學(xué)聯(lián)合論壇上的一個帖子引發(fā)的討論,其中“柴東山人”是唐文明的網(wǎng)名,“誠明”是陳明的網(wǎng)名。

        柴東山人(唐文明):

        我們知道,一般英文中“儒教”與“儒學(xué)”基本上是一個詞:Confucianism。而且,我們也已經(jīng)知道,這個詞的產(chǎn)生與基督宗教的傳教士有密切關(guān)系。具體來說,是在將基督教作為至高無上的信仰(Christianity)的前提下,將儒教看作是一種“主義”(-ism),或者按照基督教學(xué)者喜言的理查德•尼布爾的觀點,將儒教看作是一種文化,于是儒耶之間的關(guān)系就被放置在“基督與文化”的神學(xué)言說之中了。任何一種主義不過是一種特殊的路徑、特殊的傾向罷了,與那種宏大、整全的信仰不在同一個層次。因此,Confucianism這個詞有其特殊的語境,它承載的一些信息具有鮮明的基督教特征。即使這個詞不像“支那”那樣有明顯的歧視性,也是一個對儒教精神有所貶低的詞。后來出現(xiàn)的Ruism也只是在同樣的路子上稍作改造而已(我倒覺得孔夫子這個詞沒有什么問題,我們使用孔子或夫子也很平常;而“主義”,即“ism”,的問題更為嚴(yán)重)。所以,我們應(yīng)當(dāng)拒斥這兩個詞。我主張將“儒教”或“儒家”一詞翻譯為“Confucianity”,由此大可突出孔子在儒教形成和發(fā)展中的地位,將“儒學(xué)”一詞翻譯為“Confucianology”,也是順理成章的。

        不知諸君以為如何?
        2006-12-8 12:04:00


        心岳(基督教網(wǎng)友) :

        為了不遮蓋不同和對不同解釋的開放性,最好用音譯,個人的獨特解釋則放括弧或注釋中。儒家就用Ru Jia,儒教就用Ru Jiao.至于-ism和-ity詞綴,未比能表示出儒家的根本特征。至于儒學(xué)中的學(xué),也未必是-logy后綴表示的“學(xué)”。
        2006-12-8 13:22:00


        耶律大石(陳勇): 

        雖然還吃不透山人兄的意涵,但支持類似的創(chuàng)意。
        2006-12-9 1:58:00
         

        誠明(陳明): 

        儒教就用rujiao,樓主仿照西式拼法,不能照顧儒教作為中國宗教的獨特性--這與他對儒教的基督教似詮釋是一致的。水果是桔子蘋果等的總稱,基督教是蘋果,不能成為桔子等的規(guī)范。
        2006-12-9 9:46:00

        訥言(陳喬見):

        -ism,-ity,-ology,都不適合于中國學(xué)術(shù)語境,我覺得直接音譯好了?;蛘咧苯佑脻h字,用陳康先生的話來說,就是“要讓老外不懂漢字為恨。”_ology,直接源于希臘詞“l(fā)ogos”,更不適合中國學(xué)術(shù)。

        2006-12-9 11:31:00
        禮樂文明(網(wǎng)友): 

        翻譯牽涉的問題太多了。我不敢說西方人在翻譯時存有什么不良心態(tài)或偏見,但若果如樓頂所言,那就是做人不厚道了。前幾年在一本書上看到西方人(德國國王威廉?)做的一副畫,上面一味持刀的西方勇士,怒目代表東方的一個象征(好像是佛教的佛像吧,記不清了)。整個畫面戰(zhàn)火滾滾,硝煙蔽日,頗為壯觀。當(dāng)時覺得很厭惡這幅畫的內(nèi)涵??磥磉@是一部分西方人的心結(jié)呀。 2006-12-9 11:48:00
         
        柴東山人(唐文明) 

        回誠明兼心岳:(1)我以為用rujia或rujiao 不妥。英語畢竟是西方語言,如果是一個非合成的單一的概念,比如陰、陽,我覺得可以用拼音(yin, yang)。而“儒教”是“儒”與“教”的合稱,儒教是一種教,不管如何解釋“教”,那么,不宜用拼音來翻譯。倒是“儒”用“Ru”來翻譯不存在這個問題。學(xué)界主張使用“Ru”是近來的事情,因為有人考證出用帶有“孔夫子”的稱呼來翻譯“儒教”或“儒家”(Confucianism)有特定的基督教背景,傳教士是始作俑者,所以,為了抵抗這一點,建議用“Ru”來翻譯。但我認(rèn)為,孔夫子在我們自己的稱呼中也沒有什么貶義,而且考慮到孔子之于儒家的絕對重要性,用孔子之名來翻譯儒教也是很好的。

        (2)這里并不存在誠明所謂“不能照顧儒教作為中國宗教的獨特性”的問題。首先,對“儒教”的一個好的譯名要達(dá)到教的高度,也就是說,承認(rèn)只有在“教”的層次上理解“儒教”才是恰當(dāng)?shù)?。這并不是把儒教混同于基督教,而是說,不能把儒教理解為基督教信仰之下的一種地域性文化。這是我使用“Confucianity”來翻譯“儒教”的主要理由。其次,“Confucianity”這個詞并沒有忽略儒教的獨特性,畢竟它與“Christianity”不同,只不過是說,二者都是教,但一者關(guān)聯(lián)于基督,所以是基督教,一者關(guān)聯(lián)于孔子,所以是儒教。

        (3)關(guān)于我“對儒教的基督教式詮釋”:這是一個錯誤的提法。我從來沒有做過類似的事情。我承認(rèn),西方哲學(xué)、基督教都對我有一些啟發(fā),但我對儒教的詮釋還是儒教,并沒有基督教化。基督教是我們這個時代儒教必須面臨的思想與精神處境的一部分,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要有主見,要有獨立的意識,但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應(yīng)逃避這種精神張力,而且我們在一些方面還要向基督教學(xué)習(xí)。反過來也一樣,基督教如果想在中國有大的發(fā)展,能夠發(fā)展出中國化的基督教及其神學(xué),不向儒教學(xué)習(xí),根本不可能!我常常舉的一個例子,就像佛教的傳入一樣,宋明理學(xué)家大都出入佛老而返諸六經(jīng),這個“出入”很重要,于是才有不同于先秦、漢唐儒學(xué)的新儒學(xué),同樣,沒有中國思想與精神的滋養(yǎng),中國化的佛教,禪宗,不可能產(chǎn)生。對于我們的時代,一個良好的預(yù)期是,發(fā)展出又一種新儒學(xué),當(dāng)然是在西方哲學(xué)與基督教神學(xué)的刺激下,同時發(fā)展出一種中國化的基督教及其神學(xué)。這個見識竊以為很重要。所以我勸諸君,不要停留在互相謾罵的層次,去直面那些真正的沖突和差異,守護(hù)自己,也尊重他者。

        (4)關(guān)于“水果是桔子蘋果等的總稱,基督教是蘋果,不能成為桔子等的規(guī)范?!边@話很正確。但是,第一,你是否承認(rèn)桔子和蘋果都是水果的一種?第二,當(dāng)我說桔子是水果的一種,是否就意味著我以蘋果為典范來概括桔子了呢? 

        2006-12-9 11:54:00
        心岳(基督教網(wǎng)友) 

        唐君可能沒有意識到,儒家和基督教的著力點有根本差異。儒家傾力于現(xiàn)世政治秩序,而耶穌則根本顛覆任何傳統(tǒng)的政治秩序,但不是“湯武革命”意義上的顛覆,而是背后的人心秩序的顛覆。

                基督教進(jìn)入中國,從一開始,即在唐朝,就是走中國化道路的,明朝時期更不用說。20世紀(jì)也是如此??梢灶A(yù)期,21世紀(jì)的中國基督教神學(xué)會在人文維度進(jìn)一步進(jìn)深。

                非常欣賞唐君尊重他者的素養(yǎng)。
        2006-12-11 7:09:00
         
        柴東山人(唐文明): 

        我不愿意像你那樣刻畫儒教與基督教的差異。首先需要考慮,站在何種立場上刻畫差異?比如,我站在儒教立場上,而你,站在基督教立場上,另外一個人可能會說,他或她站在一種中立的或客觀的立場,如果他沒有明確的信仰。那么,站在某種立場上刻畫差異是否意味著失去了客觀性呢?非也。這種有立場的刻畫恰恰能夠顯出他者對于自我的意義,所以不僅具有客觀性,而且比那種中立的刻畫更有意義,更原始。由此有第二點:有立場的刻畫能夠反映刻畫者對待他者的態(tài)度和修養(yǎng):是將他者看作是一種不值得認(rèn)真對待的糟粕文化或邪惡文化呢,還是真的理解他者文化中的偉大之處?是出于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不良情緒或小家子氣而將他者作如此對待呢,還是能夠以一種良好的國民修養(yǎng)——打心眼里承認(rèn)多元主義的某種政治合理性——表現(xiàn)出對文化或信仰上的他者的尊重呢?最后,當(dāng)我站在儒教的立場來理解基督教的時候,基督教的長處會給我借鑒和啟發(fā),于是我可以向基督教學(xué)習(xí)。當(dāng)然我也相信,反過來也一樣。實際上,你說基督教一直在走中國化的道路,也許是吧,不過,我以為從過去到現(xiàn)在,這方面是非常令人遺憾的,尤其與佛教相比,基督教還差得遠(yuǎn)。而且,就我所了解的范圍,在中國大陸,能夠?qū)χ袊幕3址e極評價的基督徒并不多,于是還一度出現(xiàn)了做中國人還是做基督徒的問題。真正有中國特色的基督教神學(xué)我們可以期待,但也不能耽于期待。


        心岳(基督教網(wǎng)友) :

        我覺得唐君可能一時不明白我說的差異。“主禱文”中的一個“愿”字值得細(xì)細(xì)體味。這個“愿”字保留著的張力,“天”與“地”的張力。許多人以為是二元論,恰恰是誤讀。
        2006-12-11 18:43:00

        柴東山人(唐文明):

        我知道你想說什么。但我說了,我根本不想如你那樣刻畫儒教與基督教之間的差異,所以我避免直接談?wù)搩蓚€世界之間的關(guān)系。我認(rèn)為在本貼所討論的主題下,不一定要談?wù)摱吒髯缘木唧w精神。那是另外一個課題。對于儒教注重現(xiàn)世而基督教注重天國的特征,我想也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個對比,我自己也專門論述過。但我想強調(diào)的是,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刻畫?;蛘咴谖铱磥?,這種刻畫可能存在陷阱,所以我拒絕進(jìn)入你所設(shè)置的問題。

        (截止于2006-12-11 22:10:00)

        來源:儒學(xué)聯(lián)合論壇http://www.yuandao.com/dispbbs.asp?boardid=2&replyid=25185&id=20764&page=2&skin=0&Sta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