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東海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
?
《論語點睛》之三十九:提升國民道德的法門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儒家網?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十二月初七日丁酉
? ? ? ? ? ?耶穌2016年1月16日
?
?
?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保ā稙檎返诙阏拢?/p>
?
季康子問:“要使國民恭敬、忠實而又勤勉,怎么辦呢?”孔子說:“面對國民態(tài)度莊重,他們就會尊重;倡導孝道力行慈惠,他們就會忠實;選拔優(yōu)秀者,教育能力差者,他們就會勤勉努力。”
?
要使國民恭敬、忠實而又勤勉,有做到三個方面。
?
一是臨之以莊。莊重尊嚴,是道德的內涵,自重重人,自敬敬人,是禮制的準則?!抖Y記》首篇即題:“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重心就在莊敬。君子能夠做到“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其效足以安民。一是孝于親而慈于眾,孝順父母慈惠百姓,即親親仁民泛愛眾;一是舉善,包括舉直、舉賢和與能。
?
朱熹說:“臨民以莊,則民敬于己。孝于親,慈于眾,則民忠于己。善者舉之而不能者教之,則民有所勸而樂于為善?!保ā都ⅰ罚┻@也是全面提升國民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方法。
?
提升民德,必須從提升官德開始,從領導階級以身作則開始??鬃诱f草上之風必偃,領導階級的文化道德風尚,對于廣大國民的影響是決定性的。陸賈指出:“堯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紂之民,可比屋而誅者,教化使然也?!保ā缎抡Z·無為》)
?
《史記》記載:“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西伯陰行善,諸侯皆來決平。於是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虞、芮之人未見西伯,皆慚,相謂曰: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只取辱耳。遂還,俱讓而去?!彼吹畚耐醯禄挠绊懞纹浯蟆R虼?,儒家強調“正君心”和“君子之德”,杜甫希望“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p>
?
馬培路說:“季氏是說:用敬我、忠我來勸勉民,從而使用民,怎么樣?孔子答說:勸民敬、忠于己,不若己臨民以莊,則民自然敬己;己孝親慈眾,則民自然忠己;舉用善民而教化不能者,則民自然被勸勉行善。一者,季氏要民敬、忠于己,是求諸民,而孔子之答:臨之以莊、孝慈、舉善而教不能,是要季氏求諸己?!?/p>
?
責任編輯:葛燦
?
【下一篇】【余東?!坎慌履憷?,怕你不利用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