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余東海】關于讀經(jīng)之我見(微言集)

        欄目:快評熱議
        發(fā)布時間:2016-05-16 16:15:03
        標簽:
        余東海

        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關于讀經(jīng)之我見(微言集)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四月初十日戊戌

                   耶穌2016年5月16日

         

         

         

        【經(jīng)學】圣經(jīng)是載道之文,儒學之根。經(jīng)史子集,經(jīng)學是頭腦。中國人都應該讀經(jīng),儒者必須通經(jīng),四書五經(jīng)至少通一經(jīng)。能通一經(jīng),亦不難貫通諸經(jīng)。儒家的復興和中華的重建,都有賴于經(jīng)學的重塑,并且成為第一學科。

         

        【經(jīng)學】圣經(jīng)三觀特別中正,真理性至高無上,其作用和力量不可思議。如果讀經(jīng)體制化得以實現(xiàn),將是儒家復興和教育事業(yè)的一大飛躍;如果圣經(jīng)成為第一學科,經(jīng)學得以重建和普及,政治社會之儒化、中華文明之重光就順理成章的事。此生若能看到這一天到來,吾愿足矣。

         

        【答客】或問:對王財貴先生讀經(jīng)方法有何看法?答:王先生是讀經(jīng)運動的大推手和儒家來復的大功臣,其“三百讀經(jīng)教學法”作為一家之法,很值得肯定。只是他將《老子》《莊子》列為讀背內容,沒有必要。非道家人士,對于老莊之書,選擇瀏覽、有所了解足矣。

         

        【答客】或問讀經(jīng)的方法。這個我沒有什么妙法,就是三多:多讀多學多思,多讀經(jīng)文和古代大儒注解,然后聯(lián)系個人、社會、政治之實際而學習思考。四書五經(jīng)各有側重而原則相同,義理相通,可以主攻一經(jīng),泛讀諸經(jīng),以經(jīng)解經(jīng)。比如《論語》每一章,其它經(jīng)典中都有相同、相近或相通的言論思想。

         

        【答客】對于儒學,多讀原典最重要。在此基礎上應讀一些大師的闡說經(jīng)學和經(jīng)學歷史的著作,如皮錫瑞的《經(jīng)學歷史》、馬一浮的《復性書院講錄》、熊十力《讀經(jīng)示要》《原儒》《論六經(jīng)》等,各有優(yōu)長。熊師的《新唯識論》《體用論》,以儒為本,融會佛道,貫通西學,可謂新經(jīng)學代表作,儒者深造不可不讀。

         

        【答客】五四以后學者對儒經(jīng)的注解多不行。如《論語》,翻閱過不下二十種,唯錢穆《論語新解》好一些,也不盡滿意,我干脆自己寫了一本《論語點睛》,有注有解,現(xiàn)由某社審核中。我讀經(jīng)主要讀原典,再參考古儒的注解,如陳樹德的《論語集釋》,朱熹的《四書集注》,都是很好的參考讀物。

         

        【答客】或問:最近關于幼兒讀經(jīng)的爭論很多,請問您對于幼童改如何讀書,讀什么書,能否給一點指導?答:指導不敢當。經(jīng)典教育,從孩童抓起,很有必要。內容以蒙學經(jīng)典為適,如《三字經(jīng)》《千字文》《弟子規(guī)》《千家詩》都很好,也可選讀一些正經(jīng),以《論語》《詩經(jīng)》為佳。

         

        【答客】怎樣在亂世自保平安并讓人生過得有意義?具體應該這樣做,讀些什么書?答:學儒皈儒,希賢希圣,達則兼濟,窮則獨善。如此人生,最有意義,也相對平安。具體方法途徑因人而異,但都得從讀經(jīng)和學習開始。東?!度寮掖笾腔邸?、《論語點睛》和《仁本主義論集》諸書,也有助于開智成德美化人生。

         

        【答客】或問:要修成一個儒者,甚至進而成為大儒,該從哪里做起呢?答:讀經(jīng)為必須,學習最重要,致知是基礎。大學八條目首重格物致知,物指天地萬物和生命、精神一切現(xiàn)象,致知即積累自然生命科學政治社會各種知識特別是道德知識,知道正知正見,并付諸于誠正修齊等各方面實踐。

         

        【家教】大中小學生人格、精神不正?,F(xiàn)象非常流行。極端自私自利,不孝不悌,不誠不信,缺乏責任感正義感,草菅他人和自己性命,都是人格和精神有病的表現(xiàn),輕則失常,重則反常,非人化。這也成了很多父母一大頭疼問題。這方面最好的辦法就是讀經(jīng)學儒,請圣賢作家教。舍此之外,別無他法。

         

        【教育】有人從小要求孩子做好人,可他的期望終究落空了,其子因搶劫被判刑。此君不知道,僅僅“要求”是不夠的,真正的好人,正人君子的好,有賴于好文化持之以恒的培養(yǎng)熏陶。不讀經(jīng),不明理,不能分清是非善惡正邪人禽,加上制度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惡劣,就是想做個好人也做不成。

         

        【釋疑】或擔心讀經(jīng)學儒會造成與社會的脫節(jié)和不適應。學儒不到位確會出毛病,比如迂腐固執(zhí)不知變通,如孔子說:“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钡@是君子之過,繼續(xù)深入學習就可避免。另外,于現(xiàn)在的極權主義物質主義社會,有所脫節(jié)是好事,長遠而言不吃虧。

         

        【釋疑】馬邦人熱衷追名逐利,多很圓滑便辟,很能迎合社會,都自以為聰明,實質上大多數(shù)人一生弱勢,少數(shù)一時得勢,卻又代價沉重下場堪憫,何苦來哉。于現(xiàn)在這種惡劣社會,適當保持距離,獨善其身,有所不為,是道德也是智慧的選擇,比起那些柳絮桃花般的聰明人,自得其樂,自有福報。

         

        【釋疑】比起奸詐小人,誠實君子會有更多更大的機會,即使在逆淘汰社會。只是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機會有所抓有所不抓。某些特殊機會,小人求之不得,君子只擔心拒之不得。人以為迂,不知正是大智;人以為失,不知正是大得;人以為虧,不知正是大贏,贏得了大本的確定和天命的肯定。

         

        【釋疑】古人云,最難消受美人恩。貪戀美色,自損身心和福德;受美人恩惠,因故變心,容易導致美人因愛生恨變仇人。其實最難消受的,不是美人恩而是匪人恩。古來毀于婦人女子之手的英雄很多,毀于權貴梟雄之門的英俊更多。被圣王明君所重,是人生大幸;受權貴梟雄野心家之恩,則是大不幸。

         

        【讀經(jīng)】讀什么都可能呆掉廢掉,唯獨讀儒家經(jīng)典不會。蓋儒經(jīng)成德開智,雙管齊下。德智不二,同步上升。所謂迂儒腐儒,或因讀經(jīng)未通,繼續(xù)深入學習,終可不惑,化迂腐為神奇;更主要的是原因,應是世俗無知誤會。退一萬步講,即使有少數(shù)人成了真的書呆子,那也無傷大雅,不失為一道社會風景。

         

        【讀經(jīng)】儒家自有立場標準,世人看法不足為憑。很多人早已是非正邪善惡不分,何況智愚。越是愚昧之徒越會自以為聰明,世人眼里的腐儒書呆子,很可能恰是智者。大東海半輩子就被不少人認定為書呆子。其實在這個時代,別說通儒大儒君子儒,就是腐儒也是鳳毛麟角,可喜可貴。

         

        【看中國】絕大多數(shù)人一輩子都無緣見識現(xiàn)實中的君子,又不讀經(jīng)史子集,也無緣見識歷史上的君子。自己是小人,家庭單位和社會上接觸的無非小人,故習以為常,不相信人是可以修養(yǎng)成君子的,不相信有真君子存在,不相信真有人能養(yǎng)就浩然之氣,能夠無憂無惑無懼和不移不淫不屈。

         

        【鄉(xiāng)居】或問有何妙計促進鄉(xiāng)村發(fā)展。答曰:最佳辦法是儒化鄉(xiāng)村。若能深入開展國學教育,家家耕讀并重,人人讀經(jīng)學禮知書達理,多數(shù)人有士君子之行,各種不良現(xiàn)象就可以杜絕,要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新鄉(xiāng)村不難。可惜大環(huán)境太惡劣,人們多是喝黨奶長大的,若無政府倡導,很難浪子回頭。

         

        【看中國】清末廢除科舉,民初廢除讀經(jīng),都是自廢文化、自殘道德、自掘墳墓之舉,直接惡果就是歪理邪說泛濫,馬列主義成災,導致國民德智雙缺。到了今天,還有不少人真誠地把馬主義、社會主義、民族主義、民主主義、平等主義、科學主義等等當做好東西。

         

        【北大】民國北大之大,其大是相對馬邦北大而言的,其實并不大。蔡元培胡適輩,學問無頭,思想無根,非大人君子也。蔡元培倡導民主主義平等主義,讓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心、五四運動策源地和傳播馬克思主義最初基地,并且廢除讀經(jīng),有罪于儒家,有罪于中華,有罪于民族。

         

        【澄清】不能籠統(tǒng)地說錢穆反對讀經(jīng)。他在《中國人的九本書》所列九部經(jīng)典,儒家占了六部,其中四書為儒家正經(jīng)。他主張讀了四書就不必讀五經(jīng)。理由是五經(jīng)不易讀,不必拿來做人人必讀的書。他說有了高中程度的人都應該讀四書,又不主張在學校里正式開四書課,這是受了一點五四歪風的影響,不足為訓。

         

        【看中國】民間讀經(jīng)不過“民間人士自發(fā)搭的草臺班子”,支持、參與者和影響范圍都很有限,冠以“運動”的稱謂,小題大做了。蔣公倡導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那才不愧運動二字。那樣的運動更有必要在大陸開展,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主導下,局部的民間讀經(jīng)潮流也可以得到全面而更加健康的發(fā)展。

         

        【看中國】民間讀經(jīng)潮的掀起,是對反孔反儒反讀經(jīng)運動和唯物教育的反彈。作為民間自發(fā)性小潮流,出現(xiàn)局部矯枉過正和少數(shù)不良現(xiàn)象是難免的。加強引導和深入反思是應該的,但要警惕某些人和勢力抓住一點無限上綱,故意抹黑儒家,以局部否定整體---在反儒惡習依然深重的社會,這是必然的。

         

        【回首】此生一大憾,是年輕時沒有教導和陪伴孩子從小讀經(jīng)。孩子小時,自己也不“大”,野蠻狂妄,目空天下,梟張江湖。當年好道好佛好自由主義,還沒入儒家之門,沒能認識到儒經(jīng)之重要和讀經(jīng)之快樂。好在孩子本質不錯,有志于學,偏好西史,也能自讀一些經(jīng)典,甚感欣慰。余東海于南寧

         

        責任編輯:葛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