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齊義虎】當(dāng)羸弱的心遭遇猙獰的龍

        欄目:快評熱議
        發(fā)布時間:2012-01-10 08:00:00
        標(biāo)簽:
        齊義虎

        作者簡介:齊義虎,男,字宜之,居號四毋齋,西元一九七八年生于天津。先后任教于西南科技大學(xué)政治學(xué)院、樂山師范學(xué)院。主要研究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和儒家憲政問題,著有《經(jīng)世三論》。

             
                
             
            剛剛邁入2012,農(nóng)歷的龍年還沒到來,一張小小的生肖郵票就引起了一場不小的網(wǎng)絡(luò)風(fēng)波。對于這枚壬辰龍年郵票,網(wǎng)上主要有兩種態(tài)度:一種認(rèn)為龍的形象“有點兇、不夠萌”,甚至質(zhì)疑這條龍張牙舞爪“在怒吼!向誰發(fā)威?”;另一種認(rèn)為中國現(xiàn)在強大了,就是要有一股霸氣,現(xiàn)在的圖案很好。二者雖然態(tài)度和立場不同,但他們將龍的形象與兇惡、霸氣、集權(quán)、專制、恐嚇、威迫等聯(lián)系在一起卻是一致的,而這種不著邊際的隨意聯(lián)想正是導(dǎo)致其錯誤理解的原因所在。在此前提下,無論是批評還是贊美都顯得有些無的放矢、文不對題。其實不管是“兇神惡煞”的指責(zé),還是“霸氣外露”的得意,都不過是一種主觀臆斷、不學(xué)無術(shù)的“無知賣萌”。
             
            
            龍本是華夏民族的遠(yuǎn)古圖騰,是國家的符號象征和保護(hù)神,是令人敬畏的神物,而不是現(xiàn)代運動會的吉祥物,更不是卡通片里的乖乖寶。也許在自然界里我們找不到龍的現(xiàn)實對應(yīng)物,但其形象卻自有歷史淵源,并非無跡可尋,更不可隨意更改甚至異化。這次壬辰龍的郵票形象正是來源于古代皇帝龍袍前胸的織繡正金龍圖案,并參考了清代琉璃九龍壁的造型及色彩。從歷史上看,龍的形象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其圖案于古有據(jù),本無可非議。真正應(yīng)該受到質(zhì)疑的反而是現(xiàn)代年輕人那種不懂得尊重歷史傳統(tǒng)、任由一己之主觀好惡、自以為是、自由過度的自我中心主義心態(tài)。
             
            
            自我主義膨脹到連神的形象都要任意品評甚至改變的地步,這難道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嗎?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羅蘭夫人在臨上斷頭臺之前曾感嘆到:“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自由既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今天之中國既是一個最缺乏自由的時代,又是一個自由最為泛濫的時代。缺乏自由是因為在物欲中迷失自我、不能覺悟;自由泛濫是因為個人之貢高我慢、濫用權(quán)利。正是假自由的泛濫造成真自由的稀缺,這就像經(jīng)濟(jì)學(xué)里的劣幣驅(qū)逐良幣一樣。其實自由不光是一項權(quán)利,更是一種能力。自由向下要以法律為底線,向上要以道德為高標(biāo)。自由不是身體和意志的放縱,而是克制之后的覺悟與從容。自由不是標(biāo)新立異,而是和光同塵。孔夫子的自由理想是“天下有道則庶民不議”、“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只有當(dāng)每個人都默然自覺、契悟于道,不再喋喋不休、意見紛呈的時候,我們才實現(xiàn)了天人合一、物我一體、道通為一的真正自由。
             
            
            其實在這場關(guān)于郵票的爭議中,真正的問題不在于龍的形象猙獰,而在于人的心智羸弱。如今是一個男不男、女不女、中性時尚、偽娘流行、陰陽顛倒、乾坤異位的荒誕時代,放縱的欲望迷醉了人的身體,綺靡的音樂迷亂了人的意志,閃爍的霓虹迷離了人的眼睛。在這個紙醉金迷、百無聊賴、旖旎纖弱的花花世界里,混合了現(xiàn)代性的壓抑和后現(xiàn)代的頹廢。于是一切神圣性、敬畏感都被解構(gòu)了,所有的人和事都被娛樂化、調(diào)侃化,人們不再正兒八經(jīng)、正心誠意,而是插科打諢、玩世不恭。一個彌漫著小資趣味的自甘墮落的社會,想要的只是溫馨的逃避——哪怕是虛假的,而不是威嚴(yán)的怒吼——哪怕是真實的。軟弱無力的心靈早已經(jīng)不起孔武陽剛的震蕩。
             
            
            而在《易經(jīng)》中,龍恰是六十四卦中《震》卦的象征。《說卦》曰:“震為雷,為龍,為大途,為長子,其究為健,為蕃鮮。”“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痹诎素灾校瑸樘鞛楦?,坤為地為母,震為長男。長子負(fù)有家族傳重的大任,將來更要成為一家之主,自然要莊重威嚴(yán),而不能是個寶里寶氣的花花公子。古代的皇帝又稱天子,即天之長子,正是《震》卦之象,故龍又成為皇帝的象征。另外在《乾》卦里,六爻皆以龍為喻,例如初九的潛龍勿用,九二的見龍在田,九五的飛龍在天,上九的亢龍有悔。有個成語叫“龍馬精神”,其中的馬為乾之象,其德為?。积垶檎鹬?,其德為動。動而能健,這正是中華民族生生不已、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佛家有言:“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金剛怒目,所以降伏四魔。”對于今天這個萎靡頹廢、群魔亂舞的時代來說,巨龍的猙獰怒吼不正是警醒世人的一聲驚天霹雷嗎?歷史上晉室東渡后的南朝也曾是個崇尚個性、身心羸弱的時代,那時候的士大夫崇尚褒衣博帶、大冠高履,出門就乘車輿,入門則有人扶侍。因為很少騎馬、缺少鍛煉,以至于“膚脆骨柔、不堪行步,體羸氣弱、不耐寒暑”。一次有位大官碰到馬嘶鳴跳躍,竟然被嚇得說:“這哪里是馬呀,分明是老虎么!”如此一個充斥陰柔嫵媚之態(tài)、缺乏陽剛奮發(fā)之氣的朝代,其后來的覆滅、被北朝統(tǒng)一乃是早已注定的了。難道今天我們還想重復(fù)這樣的歷史嗎?
             
            
            由于一胎化政策,現(xiàn)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于是我們父母的望子成龍之心便更為迫切。但究竟什么是龍?父母所望的難道竟然是一條溫順可愛的卡通龍嗎?還是一條剛毅威猛、叱咤風(fēng)云的蛟龍呢?所行與所愿背道而馳,這里暴露的是我們教育的悖論。再大而言之,我們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不正是為這樣一種鍥而不舍的龍馬精神而驕傲自豪嗎?老虎不發(fā)威何為老虎?蛟龍不叱咤何為蛟龍?龍之所以是龍而不是蟲,就是要有這樣一種威嚴(yán)和氣勢才行。
             
            
            《震》卦象辭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我們?nèi)裟芤源恕翱謶中奘 敝膽B(tài)來看待龍票的形象,蕩除不男不女的陰柔習(xí)氣,振起不屈不撓的陽剛精神,這不正是驚蟄萌動、奮發(fā)復(fù)興的大好機(jī)緣嗎?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不在于龍的形象是兇還是萌,關(guān)鍵在于我們的心是堅強起來還是羸弱下去,這才是今天民族精神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編輯:孫延)


         

            來源:僑報2012年01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