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劉夢溪】重建斯文主要是重建當代文化價值

        欄目:演講訪談
        發(fā)布時間:2016-05-23 12:14:04
        標簽:
        劉夢溪

        作者簡介:劉夢溪,男,西歷一九四一年生,遼寧人。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所長;藝術(shù)文化學學科博士生導(dǎo)師;《中國文化》雜志創(chuàng)辦人、主編。著有《傳統(tǒng)的誤讀》《紅樓夢與百年中國》《大師與傳統(tǒng)》《中國現(xiàn)代學術(shù)要略》《論國學》等。

         

         

        重建斯文主要是重建當代文化價值

        原標題:劉夢溪先生在啟動儀式上的演講

        作者:劉夢溪

        來源:鳳凰國學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四月十三日辛丑

                   2016年05月19日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終身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劉夢溪

         

        由鳳凰網(wǎng)、鳳凰衛(wèi)視聯(lián)合岳麓書院主辦的“致敬國學:2016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于2016年5月19日在北京故宮舉行啟動儀式?;顒蝇F(xiàn)場,鳳凰網(wǎng)獨家對話現(xiàn)場嘉賓、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終身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劉夢溪。劉夢溪認為當代文化存在價值混亂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當代文化價值體系需要重構(gòu),而重建斯文就是重建當代文化系統(tǒng),更主要是重建當代文化價值。劉夢溪指出國學最重要傳播方式是教育,現(xiàn)階段國學傳播存在教材不足和附加過多的問題。他認為國學研究也好,國學傳播也好,都要避免走虛。

         

        以下是對話實錄:

         

        鳳凰網(wǎng):歡迎您來參加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本次活動主旨是“重建斯文:國學普及的使命與挑戰(zhàn)”,您認為何為斯文?如何重建?怎么看待當下國學發(fā)展前景?

         

        劉夢溪:實際上斯文在古代是孔子原話,斯文是文化的意思,孔子說斯文不要喪失,是講文化不要喪失。這個題目很好,當代文化存在價值混亂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當代文化價值體系需要重構(gòu),重建斯文就是重建當代文化系統(tǒng),更主要是重建當代文化價值,這個主題我很喜歡。

         

        而且它下面有個解釋,涉及到國學古籍問題,這是我關(guān)注的,國學如果是完全架空的、完全專業(yè)局限的學問,那會跟老百姓沒關(guān)系,使得國學在社會上發(fā)揮作用相對減少很多,但實際上不是這樣,實際上在我看來,國學是中國文化最高的文本積淀,我認為國學主要意涵是經(jīng)學,是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jīng)”的經(jīng)典意義可以看作是中國文化的經(jīng)典源頭,也是中國學術(shù)思想最高經(jīng)典。

         

        六經(jīng)的價值主要是,它不僅是學問體系,更重要的是,“六經(jīng)”里所承載、傳承的,是中國文化基本價值問題,比如誠信、知恥,比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這些基本價值論理都在“六經(jīng)”里。所以如果把國學看作是以經(jīng)學為主要意涵的價值系統(tǒng),它跟當代生活是直接相關(guān)的,因為這些價值論理是永恒的,與當代人道德建構(gòu)、當代社會道德建構(gòu)直接相關(guān)聯(lián)。

         

        鳳凰網(wǎng):如您所言的經(jīng)學精髓,您認為在當下該如何傳播?

         

        劉夢溪:當然通過教育,國學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就是要通過教育,所以我多年提出要在小學、中學、大學一二年級開設(shè)國學課,國學課主要以“六經(jīng)”作為基本文本。雖然六經(jīng)比較難讀,但沒關(guān)系,我們有六經(jīng)最簡要的文本——《論語》和《孟子》,孔子講的道理就是六經(jīng)里面的道理,而《論語》是好讀的,把很高深的義理淺顯易懂地講出來,所以我一再講,學國學從念《論語》開始。

         

        鳳凰網(wǎng):通過教育進行傳播是國學傳播比較可行的方式,但是在您看來,現(xiàn)在國學的具體傳播過程中有哪些問題?

         

        劉夢溪:很重要的問題是沒有好的教材,教育需要編好的教材,要適合于青少年,適于傳播國學、傳播經(jīng)學義理真精神?,F(xiàn)在最大問題是教材缺少。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了解國學這幾年有一點熱,但是常常在我們國家是這樣的,什么事情一有一點熱,一鼓腦都上來了,就會有一些我們不太喜歡的事情,比如跪拜禮,學生向老師跪拜,很多學校實行,這個我不太贊成;再比如小孩子穿上古代長衫,搖頭晃腦在那里讀經(jīng),這都不是國學正統(tǒng)。真正國學傳統(tǒng)方法不是這樣的,很本分地一字一句在那里誦讀是對的,但是采取附加的很多東西的這種方式就比較偏僻了,我們不一定按這個傳統(tǒng)來。

         

        鳳凰網(wǎng):就是國學熱它本身是好事,最重要是傳承內(nèi)在精神,像您說的用本分的教育方式去傳承就好了,而外在那些比較刻意而為之的沒有必要。

         

        劉夢溪:對,你說的很好。一個是國學要把真精神傳播下來,必須要有好的教材,而且在傳播方式上要采取正確方式,好好學習,扎扎實實地學,很本分地學,不必添加很多附加東西。我個人是不太贊成跪拜禮,這個在民國初年就廢除了,明確廢除跪拜禮。

         

        鳳凰網(wǎng):您對本次國學大典有怎樣的建議?

         

        劉夢溪:你們是第二次(舉辦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第一次時也請了我,但是由于當時我正在忙別的事情沒有來參加。我覺得鳳凰網(wǎng)、鳳凰衛(wèi)視跟岳麓書院合作,是個創(chuàng)舉。因為在當代社會,一些思想重構(gòu),包括國學的學習,雖然是一個很安穩(wěn)的學習過程,但也需要叫廣大民眾參與進來,你們這種方式我想它有相當?shù)囊饬x,使國學傳播有一種集中的規(guī)模效應(yīng),我想當然有正面意義。

         

        我的建議是,國學是經(jīng)典學問,一個扎扎實實的學問,做國學研究也好、國學傳播也好,都要避免走虛,要走實實在在的路,這就是我的看法。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