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孫鐵騎作者簡介:孫鐵騎,男,西歷 一九七三年生,遼寧鐵嶺人。2006年于東北師范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2011年于東北師范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 2012——2014年于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從事博士后研究?,F(xiàn)任教于白城師范學院政法學院。版專著:《內道外儒:鞠曦思想述要》《生活儒學與宋明理學比較研究》。在《哲學動態(tài)》《江漢論壇》《甘肅社會科學》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 |
讀“坤”卦隨感
作者:孫鐵騎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四月廿四日壬子
耶穌2016年5月30日
坤,地道也。地之道承天而行,有長養(yǎng)之功,雖不能創(chuàng)生萬物,卻能助成天道完成其生生之功。故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天不能離地,地亦不能離天,天能生萬物,卻須大地之博厚以長養(yǎng)之,天生地養(yǎng)而有生生之道之發(fā)用流行。故《彖》言“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故“坤”卦,示人以厚德載物之卦也。
大地博厚,無物不生,無物不長,助成萬物之亨通,卻大公而地私,實乃最偉大之德性。故卦辭言“元亨”,《彖》言“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就人與萬物之存在而言,男女有別,雌雄有分,各有其性,各具其德,唯充分發(fā)展其性德,才有各自生命之光大。坤德之柔順,以助乾德之剛健,恰為得其性命之正。故卦辭言“利牝馬之貞”,《彖》釋以“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
此種分別,常被現(xiàn)代文化污之為不平等,實乃愚知而不可語至道也。以生命本質言之,現(xiàn)代文化混亂性別之差異,結果恰是斨害性別自在之不同生命本性,違背生生之道,諸多社會亂象亦由此出也。
君子于生命之道,必經一番尋找、修煉之過程,故人生總有一個迷茫期,必得真師指點,方能得其正道,而終得生命之圓滿。故卦辭言“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彖》釋以“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順得?!?。
以坤道而言,與同類相交,無法成就生育之功,故必與乾道相交,方能成其生生之功,此為坤道之正德,離其群類,順承于乾,厚德載物而有生命之宏大。故卦辭言“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彖》釋以“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厚德載物,前提是“厚德”。德之厚,非一朝一夕之事也。必得念茲在茲,勿忘勿助,學不塌等,時時涵養(yǎng),處處慎獨,由微而著,由幽而顯,終得大道有成也。故初爻言“履霜,堅冰至”,《彖》釋以“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厚德之要,在于內修其本,外行其宜,方能成就生命之光大也。內修,以內道修煉性命也;外行,以外儒濟世利人也。如此則不自顯而自然章著于外也,不自露而自然光大于世也,利己而利人也。故二爻言“直方大,不習無不利”,釋以“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厚德之行,誠于中而形于外也,非為有意外求也。故厚德之人光華內斂,不露鋒芒,卻意志堅定,不動不搖。故三爻言“含章可貞”,釋以“含章可貞,以時發(fā)也”。
厚德之行,只在助成萬物,非求己功。故能盡己之能,而慎終如始,盡己之力而不與天爭功,不以所成乃一己之所能為,從而功不在我,此方為德之大也。老子言“功成身退,天之道”,其義大矣。故三爻又言“或從王事,無成有終”,釋以“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故厚德之行,助成萬物,卻不以之自大也,更不以之自顯也。如自大自顯,則反招禍害也,悖于性命之情也。故四爻言“括囊,無咎無譽”,釋以“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厚德載物,以內修為本,內修之功,以守中為要?!跋獭?、“艮”二卦之生命修煉之道,就是以“艮”卦止住外時空之生命盲動,而以“咸”卦感于生命內時空之中,使精氣神合一而培育真炁,打通任督以及全身經脈,使身心和諧康健而提升性德,而得生命之圓滿大吉也。故五爻言“黃裳,元吉”,釋以“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不能厚德,則不能載物。不能載物,則將反受物害也。因物與物相磨相蕩,不能載物則將有傷于物矣,傷物則物亦傷己,此為人事中各種對立和沖突之所以出也,皆根于不能厚德而載物也。故上爻言“龍戰(zhàn)于野,其血玄黃”,釋以“龍戰(zhàn)于野,其道窮也”。
故坤之道,在于貞正性命,由微至著,持之以恒,以成就生命之終極。故言“用六,利永貞”,釋以“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坤”卦重坤,大地博厚之象也,君子觀之而思自修性德,溫柔敦厚而助成萬物各正性命。故《象》言“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責任編輯:葛燦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