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曾海軍】我們的文明,以及我們該如何思想?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16-11-02 18:57:38
        標簽:
        曾海軍

        作者簡介:曾海軍,男,西元一九七六年生,湖南平江人,中山大學哲學博士?,F任四川大學哲學系教授,四川大學哲學系《切磋集》系列書系主編,著有《神明易道:〈周易?系辭〉解釋史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諸子時代的秩序追尋——晚周哲學論集》(巴蜀書社2017年)。

        我們的文明,以及我們該如何思想?

        作者:曾海軍

        來源:“欽明書院”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十月初三日戊子

                  耶穌2016年11月2日

         

         


          


        在一次學術會議上,有一位臺灣學者發(fā)完言之后,同仁丁紀兄問我說,你對這位臺灣學者的觀感如何?我說,有一個方面的印象,跟我們以往留有對臺灣學者的形象相吻合。比如,他在言行舉止之間乃至服飾外貌上的儒雅之風,或者是說他身上體現的那種氣象,從整體來講這是大陸學者所不能及的。但是,通過觀察現在這位臺灣學者的表現,反而生出另一種更為強烈的感覺,即突然感覺到似乎也不能把這方面的意義看得太重。這就好比在臺灣的民間社會里,中華文化的傳統(tǒng)一定保存得比大陸好,民間百姓可能顯得更富有傳統(tǒng)情懷。但這其實是有歷史原因的,并不意味著是今天的臺灣人所具有的自覺追求,對于他們而言恰恰是一種現成的享有。同樣地,臺灣學者在這方面的優(yōu)勢,是他們的某種傳統(tǒng)未曾斷裂,很自然地就這么延續(xù)下來了,他們往往顯得會比大陸學者更儒雅,但這種意義有可能也被他們自己高估了。

         

        這位臺灣學者涉獵很廣,懂得很多,思想很豐富,視野很開闊,這些思想上的品格他都具有。他在演講當中把諸多的思想流派并列,說孔子、說老子、說莊子、說佛陀,等等,在演講過程中旁征博引、信手拈來,加上他具有很強的演講能力,于是顯得很能吸引人。然而,他的問題也在于此。他的演講給了我一種強烈的感覺,就是中華文明在他這里,成為他的思想能力所處理的一種對象。整個文明經過他思想過后,仿佛化成他的一道道思想大餐;或者說,經過他的思想能力處理之后,淪為他奉給聽眾的一道道思想大餐。他以自身的思想能力來全盤宰割中華文明,經過他思想之后成為他所占有的思想成果。他在演講過程中對這些思想成果的表達,變成了他可以用來表現自己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中華文明經由他思想之后,他將其變成他所占有的思想成果,這就是最大的問題??傊?,他的演講給我的感覺就是,他不是在守護一種文明,而是將這種文明化為他可以占有的思想成果,并以此滔滔不絕地表現自己。他傳達給聽眾的其實不是文明,而是他自己的思想魅力。

         

          


        與此相反,憑著我所接觸到的很有限的一些大陸學者的印象,我感覺到大陸學者還是有極不一樣的地方。總體而言,大陸學者有一種共同的意識,就是面對這個文明,我們的思想任務只是在做一種守護的工作。大概是由于經歷過傳統(tǒng)的全面斷裂,大陸學者主要致力于如何才能重新傳承一些東西,恢復一些東西,甚至是如何一點一點地重新表達一些東西。像那種把文明的內容當作是自己的思想成果來恣意表現,這只是某些學術明星的風格,真正嚴肅的學者不會這樣做。至于一上來就喜歡講三教九流、樣樣都不落下的做法也不是沒有,那是學術做差了才搞成這個樣子。當然,我完全沒有替大陸學者驕傲的意思。我個人以為,就目前來看,大陸學者跟臺灣學者比,在很多方面尚有大的差距,恐怕還缺乏驕傲的資本。

         

        我的這種感覺是否準確,由于當時與丁紀兄說得倉促,也沒來得及進一步交流。我事后又不斷地回到這上面仔細思考,希望能表達得更深入一些。但發(fā)現所獲甚少,唯一還想補充的是,在大陸學者這里,確實就連一點點儒雅的影子都沒保住,很多人西裝革履的還在忙著學紳士風度呢。可能也正是由于幾乎沒有什么傳統(tǒng)標志能確保自己為儒家學者,大陸學者才更致力于思考一種整全文明的傳承與塑造。儒者的形象大概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學人,憑靠我們的文明來思想,并通過思想來重新表達、重新樹立起來。臺灣學者先天就延續(xù)了某種儒雅的傳統(tǒng),但若是以此來確保自身的儒者身份,而將思想當作是自個兒的事,那問題就大了。因此從長遠來講,中華文明的希望必不在臺灣而在大陸,這也是可以料定的事。

         

        責任編輯: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