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海軍作者簡介:曾海軍,男,西元一九七六年生,湖南平江人,中山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四川大學哲學系教授,四川大學哲學系《切磋集》系列書系主編,著有《神明易道:〈周易?系辭〉解釋史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諸子時代的秩序追尋——晚周哲學論集》(巴蜀書社2017年)。 |
曾海軍、李秋莎 主編《古代漢語》出版暨后記
書名:《古代漢語》
主編:曾海軍、李秋莎
副主編:吳瑤、趙玫、王羿龍
叢書名:中國哲學專業(yè)系列教材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1月
【內容簡介】
作為中國哲學專業(yè)系列教材,《古代漢語》的文選部分按照從今到古的反向順序排列,以便更好地照顧初學者由易入難的學習過程。與此同時,由今到古的古代文選,又按“人文”“節(jié)烈”“為學”“文史”和“經傳”等五個單元編排。每個單元都對應著一種價值主題,最后回歸經書這一源頭,由此呈現鮮明的中國文化本位立場。除了文選這一主體部分,還輔之以一定的通論知識。每個單元安排一次通論知識的專題,分別按“訓釋字詞”“疏通章句”“文獻檢索”“考辨名物”和“學術寫作”等五個方面設置,以充分照應中國哲學專業(yè)的特點。
【編者簡介】
曾海軍,男,1976年出生,湖南平江人,哲學博士,四川大學哲學系教授,以儒家哲學和晚周諸子哲學為主要研究方向。主編“切磋”系列論文集,出版專著《諸子時代的秩序追尋——晚周哲學論集》(巴蜀書社,2017年)、《諸子的生活世界》(四川辭書出版社,2018年),點?!端卧⒔泴W五種》(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
李秋莎,女,1987年生,四川廣元人,哲學博士,現為貴州大學歷史與民族文化學院(中國文化書院)講師。趙玫,西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吳瑤,四川大學哲學系
王羿龍,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目錄】
【后記】
《古代漢語》出版后記
在四川大學哲學系開設自己的古代漢語課程,而不是到文學院選修,這是丁元軍老師堅持的主張,他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理由不難言明,哲學系的本科同學要想學好中國哲學,必須學好古代漢語。文學院的古代漢語一般開設多個學期,并不適合哲學本科生一學期的選修。更主要還在于,同樣學習古代漢語,基于現代語言學這個專業(yè),與站在中國文化本位這一立場,兩者不可同日而語。也許丁老師并不認為,文學院能夠恰當地持有一種中國文化本位的立場,于是不惜親力親為,在哲學系開設古代漢語。
丁老師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確定了適合哲學本科同學的古代漢語教程。除了確保一學期的教學安排外,與通行的各種古代漢語內容相比,有兩大不同的特點。一個最顯眼的特點,古代文選從今到古的反向排列,完全顛倒了往常從古到今的順序。這當然不是否定后者的合理性,而前者則更好地照顧了初學者由易入難的學習過程。但這并非只是在時間上作簡單的顛倒,由今到古的古代文選,又按“人文”“節(jié)烈”“為學”“文史”和“經傳”等五個板塊編排。每一板塊都對應著一種價值主題,最后回歸經書這一源頭,由此呈現鮮明的中國文化本位立場,這是另一個更為深刻的特點。當然,除了這種獨創(chuàng)之處,更多的教學工作還是比較一致。比如采用以文選的方式為主,輔之以一定的通論知識,對文選進行適當的注解,對作者進行必要的介紹,等等,這些都是古代漢語教學比較通行的做法。
我到川大之后,從丁老師手中接過古代漢語這一課程,同時接過來的還有丁老師提供的文選篇目?,F在回過頭想,當時接下這門課程未免有些魯莽,完全屬于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表現。我沒有受過這方面的訓練,最多能做到自己閱讀古籍時沒什么困難,但這根本不意味著知道如何教會學生。好在有丁老師提供的現成文選,我將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花在了如何疏通字義和文意上。我的教學未必很得法,可能也不一定很成功地教好了學生,包括丁老師對文選編排的用心,當時也不見得十分清楚,但我抱有與丁老師一樣的立場與熱忱。我不希望古代漢語對于哲學本科同學而言,只是多了一門要學習的語言工具,尤其在這種還要學習多門古代外國語的情況下。古代漢語不只是學習中國哲學的一門語言工具,而應該成為學習中國哲學的開端,乃至發(fā)生一種啟蒙作用。學習中國哲學需要確立中國文化本位的立場,需要起一份絕大的維護和傳承之心,由此激發(fā)同學們能以極大的熱忱投入對中國哲學的學習中。
在丁老師之后,我接著承擔了六年的古代漢語教學,直到新進老師接替。當時就有編寫一本教材的想法,這固然由于自己積累了不少工作,更主要還是覺得丁老師確定的古代文選及框架很有價值,可以供更多哲學專業(yè)的同學當成教材學習。很顯然,由丁老師組織編寫教材最為合適,一定更能勝任這一工作。無奈丁老師志不在此,只好由我代為操刀。不過,實際的編寫工作進行得很不順利,當初決計沒料到會持續(xù)這么長時間。從起念編寫古代漢語教材,到獲得經費支援,然后組織人手開始工作,再經過艱難的編寫過程,終于進入最后的出版流程。這一路走過來,整整耗費了十年之久。
為了編寫好這本古代漢語教材,我邀請到貴州大學李秋莎老師、西北民族大學趙玫老師、四川大學吳瑤老師和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王羿龍等四位師友一起,組成編寫組共同開展工作。我提供過去這些年積累的教學講稿,編寫組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分工合作。具體編寫工作的開展由秋莎老師牽頭,她既具有深厚的文獻功底,又有篤定的中國文化本位立場,最能把握丁老師對選取和編排古代文選的用心。對于古代文選篇目和框架的調整和打磨,以及通論部分的取舍和擬定,經過數月持續(xù)不斷地交流和討論,才逐漸確定下來。隨之確定的還有涉及各種細節(jié)的編寫體例,并通過試注之后,才進行了分工,各自負責不同篇目的編寫。具體的分工情況如下:
一、人文
《海寧王先生之碑銘》??吳瑤
《〈靜安文集〉自序二》??吳瑤
《學與術》(節(jié)錄)? 吳瑤
《乙丙之際箸議第九》? 吳瑤
《水滸傳序一》??吳瑤
通論一:訓釋字詞??李秋莎
二、節(jié)烈
《日知錄·正始》??王羿龍
《李陵論》??王羿龍
《復攝政睿親王書》??王羿龍
《登西臺慟哭記》??王羿龍
《正氣歌》(并序)??王羿龍
通論二:疏通章句??吳瑤
三、為學
《杜詩學引》??李秋莎
《滄州精舍諭學者》、《又諭學者》??李秋莎
《顏子所好何學論》??趙玫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李秋莎
《進學解》??趙玫
通論三:檢索文獻??趙玫
四、文史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李秋莎
《史通》(節(jié)錄)??李秋莎
《文選序》??李秋莎
《史記·太史公贊語》(節(jié)錄)??李秋莎
《莊子·天下》(節(jié)錄)??李秋莎
通論四:考辨名物??王羿龍
五、經傳
《鄭伯克段于鄢》??曾海軍
《禮記·樂記》(節(jié)錄)??李秋莎
《禮記·儒行》(節(jié)錄)??李秋莎
《詩大序》??李秋莎
《尚書序》??李秋莎
《周易序》??趙玫
通論五:學術寫作??曾海軍
編寫組成員本著認真負責、耐心細致的編寫態(tài)度,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目的就是為了編出一本能夠經受時間考驗的教材。哲學系的本科同學非常需要一本適合自身專業(yè)的古代漢語教材,經過編寫組成員共同的努力,希望眼前呈現的這本教材能夠滿足這種需要。
編寫組成員都是哲學專業(yè)出身,并沒有打算將這本古代漢語教材定位為語言學的工具書,而專門為哲學專業(yè)的本科同學量身定制,當然也適合普通的初學者。但作為一本古代漢語教材,同樣也得接受來自語言學專業(yè)的檢驗。編者衷心希望相關專業(yè)的專家、學者能不吝賜教,給予批評和指正。
曾海軍謹識
癸卯年冬月
責任編輯:近復
【上一篇】【陳來】如何理解歷史上的“浙學”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