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姚中秋作者簡介:姚中秋,筆名秋風,男,西元一九六六年生,陜西人士?,F(xiàn)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guān)系學院教授,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研院教授、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著有《華夏治理秩序史》卷一、卷二《重新發(fā)現(xiàn)儒家》《國史綱目》《儒家憲政主義傳統(tǒng)》《嵌入文明:中國自由主義之省思》《為儒家鼓與呼》《論語大義淺說》《堯舜之道:中國文明的誕生》《孝經(jīng)大義》等,譯有《哈耶克傳》等,主持編譯《奧地利學派譯叢》等。 |
只有儒家才能復興中華民族大業(yè)
作者:秋風
來源:原載于 騰訊文化
時間:甲午年閏九月十六
西歷2014年11月08日
摘要:比如邊疆對中國這樣一個政治共同體的認同問題、中國在國際上的文化身份的問題,在一個開放世界中的治理架構(gòu)的問題等等,誰給出相對完整的方案?只有儒家。
2014年11月8日上午,大梅沙論壇之分論壇九在深圳舉行。會議邀請《炎黃春秋》總編輯吳思、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雷頤、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何懷宏、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許章潤、弘道書院院長姚中秋(筆名秋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研院院長高全喜等多位專家學者共濟一堂,就“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的融合”進行深入探討。會議由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xiàn)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長許紀霖主持。
會議主持人提出問題“儒家能擔當民族復興大業(yè)嗎?”姚中秋作為第一位發(fā)言嘉賓回答說,儒家不僅有能力擔當民族復興大業(yè)的使命,而且是全面解決方案的唯一提供者。并且作為一個開放和包容的價值體系,儒家會帶給世界一個開放的中國。
11月7日,首屆大梅沙中國創(chuàng)新論壇在深圳大梅沙京基喜來登酒店開幕。論壇以“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為主題,邀請300多位國內(nèi)外政、商、學界精英及智庫專家進行對話。論壇共設(shè)置十個平行論壇分別就法治建設(shè)、反腐、特區(qū)創(chuàng)新、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新、金融創(chuàng)新、混合所有制發(fā)展、科技創(chuàng)新等重大議題展開討論。
大梅沙中國創(chuàng)新論壇,由深圳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院創(chuàng)立并主辦,以深圳大梅沙作為永久會址。騰訊思享會現(xiàn)場特約報道。以下為弘道書院院長姚中秋(筆名秋風)發(fā)言實錄:
只有儒家才能復興民族大業(yè)
要想回答“儒家能擔當民族復興大業(yè)的使命嗎?”這個問題,首先得面對一個看起來不那么重要但實際上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要不要進行中國文化的重建”。因為有一種觀點很流行,就是覺得根本不需要文化建設(shè),我們只要把制度搞好了,文化自然就來了,文化是制度的附屬產(chǎn)品。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沒有必要討論了。所以既然今天來討論這個問題,我就預設(shè)了一個前提,即中國需要。
如果中國需要文化建設(shè)的話,那么要問“誰能夠擔當這樣的一個使命?”當然我的看法是:只有儒家能夠擔當?;蛘哒f,除了儒家,還能有誰擔當這個使命?或許有人會說自由主義,但自由主義顯然是個政治理論,它并不能解決文化的問題。又或者有人說制度建設(shè)、憲政,它也是一個政府安排,跟文化沒有關(guān)系。還有人可能會說佛教、道教、基督教,但不可能讓13億人都去信教。所以,只要做一個排它的討論,最終的結(jié)果只能是回到儒家。
儒家有能力復興民族大業(yè)
那么儒家自身有沒有這個能力呢?我認為,完全有,因為儒家在過去的兩千多年里,做的就是這個工作。要理解這個問題,需要了解孔子在中國文明演進歷史上的承擔的角色。簡單說,孔子總結(jié)了他之前的中國文明,不管它是多少年,反正他是總結(jié)了,并形成了“六經(jīng)”(《詩》《書》《禮》《易》《樂》《春秋》的合稱),即經(jīng)學,從而開創(chuàng)了儒學和儒家。所以孔子不只是儒家的圣人,他還是中國的圣人。中國在孔子之前的那段文明是賴孔子才得以保存,并且在那段歷史之后形成的“中國之道”一直在塑造中國,所以說孔子是中國文明史上承上啟下的圣人。
我講這段故事的含義是,我們理解儒家可以有一個小儒學和大儒家的概念。小儒學就是孔子所創(chuàng)立的作為子學的儒學,它與諸子并存。大儒家是包含經(jīng)學作為子學的儒學。我們今天談的儒學、儒家是一個大儒學的概念,它傳承了以前中國傳統(tǒng)的知識體系,是包括了用于描述、研究中國之道的一套完整的學問。然后,由道生出了各種各樣的道德、法、制度,這些東西就灌注于整個中國文明的肌體。
仁心是儒家所塑造的,基層社會治理的組織都被灌注了儒家的價值。還有各種宗教,不管是地方性的宗教,還是像佛教這樣的正統(tǒng)的主流宗教,都多多少少地接受了儒家的價值,并且在傳承儒家的價值。中國是一個很奇特的文明形態(tài),各種各樣的宗教其實都在傳播儒家所賦予的中國價值。當然政體更是如此。中國從漢武帝以后所建立起來的政體,基本上都是個以儒家士大夫作為治理主體的復合治理結(jié)構(gòu)。還有中國人對于世界的理解、對于國際秩序的理解,都蘊含了儒家的價值。所以儒家在過去的兩千多年中,實際上是擔當了這樣一個角色。
只有開放的儒家才能解決中國所有問題
我們今天回過頭來再看中國有什么問題,比如仁心的問題、邊疆對中國這樣一個政治共同體的認同問題、中國在國際上的文化身份的問題,在一個開放世界中的治理架構(gòu)的問題等等,大概有四五層問題。那么誰給出相對完整的方案?自由主義、新左派,只能回應其中的一兩個問題,佛教也只能回應其中的一兩個問題,所以我的結(jié)論是:只有儒家能夠完整地回應這幾個問題,當然它會有不同的辦法。當然儒家有這個能力不意味著我們要把幾千年的制度搬回來或者排斥其它的各種各樣的觀念、價值、制度,絕不是這樣。其實儒家在過去兩千年的中國歷史上,之所以能夠扮演那么重要的一個角色,恰恰是因為它的開放和包容,比如它作為一個主流的價值體系,卻容納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所以儒家的中國會是一個開放的中國。謝謝!
責任編輯:姚遠
【上一篇】【樓宇烈】中國文化最根本的精神
【下一篇】【何懷宏】別去追求“徹底的平等”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