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儒家微博每日精選】評曾亦《誰在親親?》(2015-7-21)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15-07-21 18:00:37
        標(biāo)簽:
        微言

        作者簡介:“微言”是儒家網(wǎng)特設(shè)的一個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fā)布儒家學(xué)者和儒門同仁發(fā)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評曾亦《誰在親親?》(2015-7-21)

         整理者:冷長安

        來源:儒家網(wǎng)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六月初六日戊戌  

                  耶穌2015年7月21日

         


        #儒家每日快評#


        @儒家網(wǎng) :

        【曾亦(@w阿土w ):誰在親親?】晚清以降,聲言家庭乃封建專制的根源,成為百年來中國社會、思想運動的主流風(fēng)潮?;趥€體自由的家庭關(guān)系,其中親親關(guān)系頗淡漠,尊尊之義更是幾乎不存。個體的絕對自由反而使親親超出了血緣的范疇,這大概是親親原則在這個時代的極端體現(xiàn)。


        劉海波(@海波論經(jīng)濟):

        【評 曾亦《誰在親親?》】中共革命過程,有一家一家參加革命的,看馮德英三花,膠東農(nóng)民革命者就是一家一家參加革命,反革命也是一家一家反革命,革命者不曾離開家庭甚至宗族。也有逃離家庭革命的,如李銳等。后者是中國革命和建設(shè)的禍害。

         

        @儒生知一:

        【評 曾亦《誰在親親?》】與其說個體自由反而使親親超出了血緣范疇不如說親親淡化得跟陌生人相處差不多了。


        @環(huán)境與體系:

        【評 曾亦《誰在親親?》】若廢了以血緣與利益為標(biāo)準(zhǔn)而形成之“家-家族-宗族-族群”,也就只剩以利益為標(biāo)準(zhǔn)而形成之“利益群體-民眾-民族了”??篂?zāi)之韌性頓減!——華夏族群所以雖歷災(zāi)禍,然能頑強堅忍生存之秘密所在:宗族體系。


        @環(huán)境與體系:

        【評 曾亦《誰在親親?》】禮制,以助形成宗族體系。官制,以助形成利益群體之體系(包括國家、企業(yè)、各類利益團體)。所以,禮制一廢,宗族體系隨之廢弛。

         

        #政教#


        吳飛(@經(jīng)禮堂):

        【評《如何為琉球儒生做點事?》】我發(fā)這個是提醒大家,小心某些人一手拿宗教化,一手拿政教分離來給儒家下套。要側(cè)重經(jīng)學(xué)和策論方面的進取,而不是不恰當(dāng)?shù)淖诮袒踔两虝?。另,也希望大家明白日本政府是什麼貨色。維新的時候,洋人拿政教分離壓他,他用盡解數(shù)扶植了國家神道。須知昔日彼是佛國,神道之微甚至在儒家下。


        吳飛(@經(jīng)禮堂):

        【評《如何為琉球儒生做點事?》】戰(zhàn)後米國縱容了日本體制,所以除了米國炮製的和平憲法尚存以外,體制還是過去的。如今許多人由於動漫的關(guān)係吹捧日本神道,卻不知那是維新時的東西,本質(zhì)就是要去中國化,當(dāng)然也順便從佛教下翻身。


        吳飛(@經(jīng)禮堂):

        【評《如何為琉球儒生做點事?》】昔日倭奴佞佛,各地火化都是包給特定寺院的,就如今日共和國包給火葬場一般。日本確有儒者,確有道學(xué),確有家禮,但也無奈何。


        @儒生知一:

        【政教】有很多的路可以走,如果以政教分離為原則,直接認(rèn)可儒教為國教,就像英國以圣公會為國教;或者再闡釋”政教分離“的政治哲學(xué)原則,闡明其對解神圣羅馬基督教與政權(quán)對峙的背景和實質(zhì)之政教統(tǒng)合的指向,說明儒教的內(nèi)在寬容本性,拒斥政教分離,皆可。

         

        #公私#

         

        @白彤東 :

        【白彤東問題】也許是偶然,從我的有限經(jīng)驗,喜歡曬孩子的,多是媽媽。我的朋友圈里爸爸喜歡曬孩子的,政治立場都是鮮明的自由派、并且都不太同情儒家的。自由派號稱注重隱私,儒家號稱注重家庭。但儒家很少提(下一代的)家人,自由派卻把自己的家人的照片放到其實并不很隱私的朋友圈。這是為什么呢?


        吳飛(@經(jīng)禮堂):

        【公私場合】儒生或傳統(tǒng)或保守的中國人,是注意區(qū)分公私場合的,既不會用長輩抬高自己,也不樂意看到子弟炫耀,這是昔日科舉制形成的家風(fēng)潛意識。自由派認(rèn)為人的私成就公,所以無妨把自己的私公開展示,何況他們大多重視私,反對以公滅私的古典或近代傳統(tǒng)。另外,他們以家庭是自由選擇,自然喜歡秀一下個人選擇正確。


        @儒生知一:

        【公私】強調(diào)公私有別而無斷裂的儒家,在對待家庭中反而引入了一定公共的原則;強調(diào)公私有別而斷裂的啟蒙-自由主義,不是以公共原則擠壓私域就是以私域原則擠壓公共區(qū)域。

         

        #其他精彩微博#


        @吳鉤:

        【明朝的制度】盡管朱元璋建立了一套非常糟糕的制度,但華夏文明自有糾正洪武型體制的內(nèi)在動力,經(jīng)過一百余年的發(fā)展,中晚明社會還是掙脫了朱元璋定下的框框套套:內(nèi)閣制填補了廢宰相后的權(quán)力空白;班匠銀松懈了匠戶制;海外白銀的流入振興了商品經(jīng)濟;募兵制取代了軍戶制;一條鞭法改寫了朱元璋重役輕賦的財稅制度。


        @吳鉤:

        【宋人的共享精神】宋代有很多私家園林,雖為私人物業(yè),卻是對外開放、任人游玩的。司馬光的園林叫獨樂園,實際上卻是眾樂園,因為它開放給眾人游覽。宋代也有很多私人藏書家,他們的藏書也是對外開放的。宋敏求家有藏書三萬卷,許多文人學(xué)者為方便借書,搬到宋家附近居住,導(dǎo)致那一帶房租漲了一倍。


        @哲中:

        【宗教】關(guān)于宗教,其實它是與人的靈魂有關(guān)的,否認(rèn)宗教者,往往無法否認(rèn)自己有靈魂。天地人,宇宙。其實整個都是一體的,我們說文史哲不分家,其實哲學(xué),宗教,理想,夢境,都是一體的。今日社會的問題就出在,總是想要分割,細(xì)化,而漸漸失去了對整體化的原貌的回溯能力,而迷失在眾說紛紜各說各話中。


        @環(huán)境與體系:

        【守信】有一常用語:點卯。中國古代,軍營誤了卯,軍法從事,斬!若說守信,傳統(tǒng)中國人最守信。“人無信不立”,已成俗語。傳統(tǒng)中國,民間重信,常用口頭約定,而不用文書;憑的就是信用,重信!因相互都有#共識#:若信用破產(chǎn),人就立不住,代價慘重。近代百年文者有瘋病,反正常,無信無誠乃興盛。

         

        #東海每日微言#


        余東海(@余東海三世):

        【歷史眼】大德必彰,大惡必彰,這是文化定律和歷史規(guī)律。大德者必有其言,必有其行,必有其名。如果沒世無聞,必?zé)o實德或非大德,故孔子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大惡必有暴露之時,無論怎樣密封嚴(yán)防,終究防無可防。即使將罪惡設(shè)置為國家最高機密,也終將曝光于天下后世。


        【計生】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東海曰,不幸有七,無后第一。拜計生所賜,無數(shù)人家遭到了這一大不幸。計生最大的罪惡不是以收取社會撫養(yǎng)費的名義劫財,而是墮胎害命和絕人之后,導(dǎo)致無數(shù)人家斷子絕孫。更可怕的是,由于計生的宣傳,國人不以墮胎為罪為恥,不以絕戶為不幸。嗚呼哀哉!


        【有感】今人寫歷史題材的小說影視,理所當(dāng)然會打上時代烙印,沾染現(xiàn)代氣息,滲透現(xiàn)代思維。但是,萬事有度,不能違背基本的歷史文化道德常識而亂寫一通。例如,不能把古人寫得比現(xiàn)代人更現(xiàn)代,把史有定評的暴君亂賊寫成偉人救星,把君子團隊寫成盜賊窩,不能讓顏回為搶救詩書溺死……

         


        責(zé)任編輯:梁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