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東海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正能量和正教育——并自薦自己一本書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首發(fā)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九月初六日丁卯
耶穌2015年10月18日
人與社會需要正能量。正知正見、正言正行、正制正法、正義的事業(yè)都是正能量。儒家正經(jīng)和正人君子,能量最為正大,圣賢更是大中之大。
正人君子堪稱中華特色的貴族。貴族有兩種,一種側重于人爵,包括一定的政治社會地位和財產(chǎn);一種側重于天爵,即一定的文化道德修養(yǎng),包括思想的健康、精神的高貴和人格的健全。中華貴族屬于后一種。西人云,培養(yǎng)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中華貴族的培養(yǎng)不需要那么長的時間。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東海曰,我欲為貴族,斯為貴族矣。
正人的反面是負面人,正能量的反面是負能量。不良的情緒、欲望和思想,錯誤的言論和行為,都屬于負能量??鬃诱f:“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迸优c小人特別不識好歹,喜歡不遜和怨,散發(fā)出來的都是負能量,人則為負面人。
負面人的思想、精神和道德人格,輕則失常,或朝暮愁勞為名為利,或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群居終日言不及義;重則反常,為盜為賊。盜賊能量特別負大,為大負面人,給他人和社會帶去的影響特別負面和惡劣。
負人都是麻煩制造者。故必須對他們導之以德,齊之以禮,禁之以法。禮法健全的儒家社會,負面人較少;自由社會有良好的法律,負面人不至于制造太大麻煩。唯獨馬邦,政治無禮,法為惡法,大大小小的兩面人和負面人特別多,造成的危害特別廣泛和重大。
貴族的反面是賤類。負面人就屬于賤類,貧富貴賤,無非賤類。他們共同的特征是物化,物質主義利益主義,拜金主義拜權主義,愛國主義愛狗主義,都是物化的表現(xiàn),都是物奴。物奴都是苦人,物奴之苦苦在心,苦在空虛無聊。空虛,是貧于道,窮于德,弱于智,多愁多病,尤多精神性疾病。
他們貧窮苦,富貴更苦;弱勢苦,有錢有勢更苦??v然僥幸富貴,脆而不堅,堅而不久,富不過三代,甚至不過當代,即身而返貧或者滅亡。多數(shù)馬邦人一生見利忘義,逐物忘返,拜權若狂,被各種惡習和邪欲牽著鼻子走,卻連僥幸富貴的機會都沒有,可謂內(nèi)外兼貧,雙重的苦。
馬邦之負面人和物化人特別多,馬主義教育要負重要乃至主要責任。馬家憲法第二十四條寫道:
“國家通過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國家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在人民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國際主義、共產(chǎn)主義的教育,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反對資本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和其它的腐朽思想?!?/p>
殊不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國際主義、共產(chǎn)主義、唯物主義和社會主義,都是違反中華仁本主義和西方人本主義的反常、反動的思想毒品。以之為教育內(nèi)容,是反理想、反道德、反文化、反法治的教育,是歪理邪說教育、愚民教育和負教育,是典型的洗腦,只能培養(yǎng)反祖國、反人民、反科學、反社會的惡德。馬邦官民大量反常反動的言行,根源于此;知識越多有反動,道德越講越缺德,根源在此。
負人負能量為主流的民族和國家,難以獲得可持續(xù)的發(fā)展,也不能贏得真正的尊重。必須減低負人的數(shù)量和能量,進而轉負為正,這就有賴于正義真理的教育和正人正能量的培養(yǎng)。中華文化尤其是儒家,就是培養(yǎng)正人正能量即中華貴族的最佳文化土壤。
換言之,儒家就是最好的貴族之家,儒家化仁義化就是貴族化。廣大家族和中華民族的貴族化,應該從文化和政治兩大群體的貴族化開始。我們的口號是:學習儒家文化,爭做中華貴族。
友人傳來一文曰《中國教育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說的對。但開出的方子無效。其方曰:“要改變?nèi)藗儶M隘的望子成龍的觀念,要樹立平等的人格尊嚴,要宣傳普通勞動的價值和意義?!比獩]有說到點子上也。要根除教育惡疾并從根本上改良之,一言以蔽之,唯有開展仁本主義教育,樹立“性與天道”信仰即中道信仰,良知信仰。
東海待出的《仁本主義》一書,對仁本主義的世界觀、生命觀、人性觀和價值觀作了深入的闡說。五四至今,中國人寫的書很多,如山如海,但多數(shù)沒有營養(yǎng)而有毒,值得一讀、能夠長傳的很少,自信《仁本主義》將是其中之一金針度世,大雅傳馨,自信此書是一部真正正能量、高能量的中國人必讀的中國書,是五濁惡世一葉傳播芳馨的大雅,一支救度靈魂的金針。
內(nèi)致良知,外求良制,樹立良知信仰;重建中華文明,這應該成為每一個有志之士努力的方向。故《仁本主義》的推出頗有現(xiàn)實意義,可以為中國之夢提供理論依據(jù)和價值引導,可以彌補中國人普遍的信仰缺失或者錯誤,推動東方文化復興運動的廣泛深入的開展。
責任編輯:姚遠
【上一篇】【下一篇】【曾海軍】論民之好惡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