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專訪】陳來:還原朱子學研究的重要性

        欄目:演講訪談
        發(fā)布時間:2022-04-28 20:20:31
        標簽:朱子學研究
        陳來

        作者簡介:陳來,男,西元一九五二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溫州。一九七六年中南礦冶學院(現(xiàn)名中南大學)地質系本科畢業(yè)。一九八一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yè),哲學碩士。一九八五年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畢業(yè),哲學博士。一九八六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一九九〇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現(xiàn)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生導師,全國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中央文史館館員、國務院參事。著有《朱熹哲學研究》《宋明理學》《古代宗教與倫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現(xiàn)代儒家哲學研究》《孔夫子與現(xiàn)代世界》《近世東亞儒學研究》《仁學本體論》《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儒學美德論》《儒家文化與民族復興》等。

        陳來:還原朱子學研究的重要性

        受訪者:陳來

        采訪者:謝寧

        來源:《博覽群書》2010年12期

         

         

         

        把個體的研究變成集體的研究規(guī)?;难芯?/span>

         

        問:專門性的學術組織“朱子學研究會”成立了。作為會長,您怎么會想到成立“朱子學研究會”?成立朱子學研究會的初衷是什么?

         

        陳來:每一個學科都有一個與之相對應的學術組織——也就是學會。學會的作用就是聯(lián)絡這一研究領域的學者,以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增進這個學科的研究,所以說學會的存在是十分普遍的。我們甚至可以這么說,每一個重要的學科都有其自己的學會,比如說李白學會、杜甫學會,還有研究思想家的孔子學會等等。相對來講,研究思想家的學會比較少,而研究文學家的學會比較多。以朱熹來講,他個人以及他的學術在中國哲學史和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比起朱熹來說,關于一些相對不那么重要的文學家的研究,都有其各自的學會,可是對朱熹的研究在此之前沒有成立過任何學會。這是有其歷史原因的:我們國家有一段時間(“文革”時期)不能做到正確地認識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而是對傳統(tǒng)文化和儒家思想文化采取了強烈批判和全面否定的態(tài)度。在這樣的背景下,當然不可能成立任何專門研究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學會。但是就實際情況而言,朱熹的地位確實非常重要:在中國哲學史上,他是宋明理學的“集大成者”。所以說,我們成立的這個“朱子學研究會”是還原了朱子學研究本來的重要性。

         

        問:朱子學研究會將在有關朱子學的研究中承擔的意義和作用是什么?

         

        陳來:有沒有整體的研究和整體的規(guī)劃,對一個學科的發(fā)展所起的作用和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現(xiàn)在對于朱子學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以個體為單位展開的,每個學者都只做自己的研究,所以說成立一個相關學術組織,以便對學科的發(fā)展進行整體的規(guī)劃和聯(lián)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為學會的存在可以使得學科研究的布局更加均衡,避免重復;另外也可以集中精力來做些事情,在一個時期突出一個主題,同時還可以促成一些集體性的合作。打個比方,假如某個學者正在做一些艱苦的、繁瑣的、資料性的編輯和研究,那么就可以通過集體的力量來完成。學會正是承擔了這樣的一些功能——把個體的研究變成集體的研究、規(guī)?;难芯?。學會可以有計劃地、有組織地、均衡地實現(xiàn)學科的發(fā)展。

         

         

         

        文化不一定需要某些現(xiàn)實的價值襯托它的意義

         

        問:您個人覺得,研究朱子學的意義在哪里?

         

        陳來:有人會問,你覺得研究哲學、研究文化的現(xiàn)實意義是什么?我們研究哲學、研究文化的意義就是為了促進經濟的發(fā)展和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嗎?我想不一定。因為文化教育是一個非常廣闊的范疇。舉個例子說明,我們學習《詩經》、《楚辭》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嗎?猛地一想,這和剛剛召開的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中規(guī)定的現(xiàn)實生活的任務有什么直接聯(lián)系嗎?或許不一定有什么直接聯(lián)系。那和現(xiàn)實社會的經濟改革有什么直接聯(lián)系嗎?可能也沒有什么直接聯(lián)系。那和現(xiàn)今社會所追求的法制進步和法制維權又有什么直接聯(lián)系嗎?我想答案應該也是沒什么直接聯(lián)系。但是,對于文化教育的研究真的和現(xiàn)實社會毫無聯(lián)系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為文化教育是一個很廣泛、很深刻的領域,這個領域是由很多相關的知識、文化、專業(yè)、學科所組成的。就教育本身來講,如果不學《詩經》、《楚辭》行不行?如果不學唐詩、宋詞行不行?我的答案是未見得不可以。但是只有有了這些知識的積累,一個人的文化視野、文化教養(yǎng)才能豐富化。假如如是問:一個人如果只了解一首兩首的現(xiàn)代詩,能不能在當今社會生活?我自己的答案是未見得不能生活,但是這個人所處的文化層次、生活層次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說,文化本身就有它自己的價值和意義(也就是對整體素質的熏陶),不見得一定需要某些現(xiàn)實的價值才能襯托它的意義,文化可以提高人們的教養(yǎng),豐富每個人對現(xiàn)實的理解。比如說對朱熹的研究,朱熹代表中國哲學史上的一個高峰。那么了解朱熹、了解朱熹的哲學,對我們發(fā)展關于現(xiàn)代哲學的研究,肯定也會起到一定的、積極的推動作用。我們要推動中國哲學史繼續(xù)往前發(fā)展,就要借助于西方哲學,也就是說中國哲學肯定要與西方哲學結合起來發(fā)展。這就要引出另外一個問題:該怎么結合呢?怎么把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結合起來呢?答案就是,結合的領域中肯定會有一部分是朱熹所代表的理學。所以說,研究朱子學的意義主要是在文化、教育、思想、素質等這些層面,而未見得直接和當今社會的經濟、政治、法律等這些層面發(fā)生什么聯(lián)系。

         

         

         

        朱子學研究中的很大一部分領域沒有涉及過

         

        問:作為一位在宋明理學方面的專家和朱子學研究領域的權威,您覺得自己所承擔的學術責任和學術擔當是什么?

         

        陳來:對我個人來講,我覺得自己的責任就是要推動全國對朱熹和朱子學的研究。因為我覺得,時至今日,我們對朱熹和朱子學的研究及所取得的學術成果和朱熹以及朱子學本身所應該享有的研究規(guī)模和研究程度還是很不相稱的。在中國哲學史這一領域里,有些其他方面的研究都逐漸地取得了一些,或者也可以說是相當?shù)某煽?,比如說跟朱熹相對的關于王陽明的研究。關于陽明學的研究在過去的10年中可以說是發(fā)展很迅速的。與其相比,關于朱子學的研究,從好的方面講應該可以說發(fā)展得很穩(wěn)健,但是反過來說,如果說有不好的地方,那可能就在于發(fā)展得并不迅速。所以說,我個人的想法是,希望通過學會的建立,并且能夠借助學會的推動力,在未來的五到十年之內,能夠使得對朱熹和朱子學的研究取得更大的發(fā)展,并爭取使其在未來若干年內能夠發(fā)展到其自身應該享有的研究規(guī)模、研究地位和研究水平。

         

        問:在致力于發(fā)展和推動朱子學研究的這些年中,您取得了哪些新的,或者說是重大的學術研究成果?

         

        陳來現(xiàn)在還不能說取得了什么非常重大成果。只能說,現(xiàn)今階段的規(guī)劃就是至少要就朱熹和朱子學中的很多部分做更加深入、更加細致的研究,因為朱熹和朱子學研究中的很大一部分領域我們都至今沒有涉及過。比如說朱子學,朱子學本身包括朱熹本人的哲學以及他的學問對后世產生的影響。朱熹的整個學派并不是在他自己的時代就完成了的。他的繼承者包括他的弟子、弟子的弟子,以及雖然不是他的弟子卻信仰他的學問的人,這樣的人群構成了整個的朱子學。朱子學一直到流傳到清代都沒有湮滅。也就是說,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對于朱子學的研究整體地構成了現(xiàn)如今我們所研究的朱子學。而我們今天僅僅是對于朱熹本人的研究,也不能說是很充分的,就更不要說對于存在了八百年的、整個的朱子學的研究。就此而言,我們要對各個朝代(宋、元、明、清時代)的朱子學以及每位朱子學家的重要的見解進行分析,把他們流傳下來的書籍、文獻進行整理、研究。如果完成這些工作的話,那么我們肯定會在學術界中有自己的學術意義、對于學科的發(fā)展會有很大的建樹。

         

        問:您平時工作很繁忙,還有大量的研究工作,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您作出出任朱子學研究會會長這一要職的決定?

         

        陳來:因為我本來就是研究朱子學起家的嘛。關于朱子學的研究是我的整個學術歷程、整個學術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的整個學術研究的基礎,可以說就是關于朱熹、關于朱子學的研究。應該說,我早期至少用了七八年的時間來專門研究朱熹以及朱子學,這是我學術歷程最早期的時候。研究朱熹、研究朱子學是我學術的基礎,也可以說,是我的學術根據(jù)地之一。所以說,研究朱熹、推動朱子學的發(fā)展,對我來講是一份義不容辭的責任。或者也可以這么說,我自覺有很多不能推卸、不能推辭的責任和義務,這些責任和義務當中絕對有很大一部分是關于朱熹、關于朱子學的研究。我始終覺得自己肩負著這樣一種責任——就是推動關于朱熹、關于朱子學研究的發(fā)展。

         

         

         

        定位于“中國主體、世界眼光”的國學院

         

        問:眾所周知,清華大學曾于上世紀20年代建立過國學院,但只存在了短短的四年時間。如今由您領導的新國學院和曾經由“清華四先生”領導的老國學院之間的區(qū)別是什么?

         

        陳來:新國學院現(xiàn)在復建只有一年左右的時間,所以如果要回答“新、老國學院之間有什么區(qū)別、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這個問題,就只能通過我們未來走出來的路、作出來的成績才能比較得出,不可能說現(xiàn)在的新國學院剛剛復建,就能輕松地說出與曾經的國學院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問:作為院長,您如何評價新國學院的歷史定位和歷史使命?

         

        陳來:復建國學院的初衷是建設一個在清華大學的領導下、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的平臺。既然名為“國學院”,那么我們的宗旨當然是要突出中國文化的主體性,但同時又要在研究的過程中包含世界性的學術視野,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中國主體、世界眼光”,這也是我們給自己的定位。因為既然是研究國學,那一定就要突出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主體意識。但是,我們要做的國學研究,并不是封閉的、與世隔絕的、自說自話的。我們要做的是在世界研究中國學術的這個場域內來定義自己的地位,而且要在世界性的對中國的研究、對中國文化的研究這個場域里面找到自己的主導地位。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只簡單地作世界漢學研究中的一員,而是要作世界漢學研究中的主流,因為既然是研究中國人自己的文化,那么中國人就應該成為這一世界性研究領域中的主流。這也可以說是我們對自己的期盼。

         

         

         

        把國學納入教育體制中是發(fā)展國學的保障

         

        問:朱子學毫無疑問是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談了這么多朱子學方面的內容,請談談您是怎樣定義“國學”的。

         

        陳來:國學有很多定義。從廣義上來講,國學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各種的傳統(tǒng)文化都可以稱之為國學。但是從狹義上來說,則不是所有的傳統(tǒng)文化都被我們定義為“國學”的,國學一定是傳統(tǒng)的學術,談“國學”一定要從“學術”這個層面上談。舉個例子,比如古代的小兒歌謠或者清朝的歌謠也是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但是從相對狹義的層面上來談,這些歌謠并不具備學術性,即不是以學術的形態(tài)存在的,所以就不能被納入“國學”的范疇。也就是說,我們所說的“國學”一定是一種以學術形態(tài)表現(xiàn)出來的傳統(tǒng)文化。當然了,對于“國學”的定義,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也不能強求。但是一般我們所講的“國學”講的都是傳統(tǒng)的學術。

         

        問:您如何看待當今社會的“國學熱”?比如說現(xiàn)今社會“快餐型”國學熱的現(xiàn)象:某一位學者在電視或者平面媒體上講國學、講傳統(tǒng)文化,引發(fā)百姓的追捧,由此在百姓中掀起一陣“國學熱”,繼而學者出書,百姓一窩蜂似地購買,但是買回來的書可能很快就會被束之高閣。您如何評價這一現(xiàn)象?

         

        陳來:我個人的看法是,即使這樣的熱潮可能很短暫,那也總好過沒有。當然了,如果可以把這樣的熱潮常態(tài)化,從長久來看,如果可以把國學納入我們的教育體制,那肯定是再好不過的。只有把對于我們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經典文學、經典文化的教育和學習納入正規(guī)的教育體制中,才不會使得百姓對國學的熱情好像對流行文學、流行書籍、時尚文化那樣——只是短暫的曇花一現(xiàn),今天綻放,明天就消失了。把國學納入、沉淀于教育體制中是發(fā)展國學的保障。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所謂的“快餐型”國學熱當然也有“快餐型”的意義。我個人希望可以就傳統(tǒng)文化和文化傳統(tǒng)的學習建立起一套比較完整的教育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既可以有剛剛談到的“快餐型”的國學教育,也應該有與之相相對應的“正餐型”的國學教育。也就是說,假如可以有一套內容豐富的教育體系,其中包含各個方面的文化產品,能夠滿足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的文化需要,那一定是再好不過了。

         

        問:就國學,特別是朱子學方面的圖書,請您推薦給我們的讀者。

         

        陳來經典就是那些經典,是最值得我們閱讀的,這是無可厚非、毋庸置疑的。

         

         

        責任編輯:近復